《华杉讲透传习录》,kindle页码共8737页。每天读300页,日日不断,26天读完。
至此,华杉讲透儒家思想系列算是全部读完,前前后后用时近1年。一年来,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实践儒家思想,我初步入门了。但如果有人问我,你算是“儒家学者”吗?我想我不是,也不打算这样做。更想做“儒家思想的实践者”。思想是拿来实践的,不是拿来空谈的。近代以来,人们对儒家思想有误解,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只说不做,崇尚空谈。另外,之前在朋友圈承诺过,寒假抽空完成“我对儒家思想的实践感悟与认识”一文的写作。初稿现已完成。明天再把文章润色一下,就能发出来了。
关于华杉讲透儒家思想系列,在我看来,不论你是想了解儒家思想,还是想学习并实践儒家思想,这套书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一方面,华杉老师有亲身实践的经历,他本人是华与华公司的创始人(广告行业知名公司),其公司是行业翘楚,且自身非常自律,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2小时,发在微博上,日日不断,现已出版11本畅销书;另外,他写儒家思想着重于用现代话还原原文,不随性发挥,尽力让读者体会到儒家思想的精髓。
读罢《华杉讲透传习录》,感触颇多。儒家思想在自己脑中逐渐成型,试着用以答疑的形式分享三点感悟:
一、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不同之处
二、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
三、对“儒家思想的天理与西方思想的真理”的看法
一、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什么不同?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基本态度是:不关注。一方面,我了解不多,并没有发言权。另一方面,这个问题与我的学习无关。我更关注的是,王阳明的思想是否符合我所认知的现实,我该如何“学以润身”,将其理解透彻,并运用到生活中。
但虽然了解不多,《传习录》读完后,对此问题多少也有点自己的见解。斗胆写写,与你分享,此外,也权当做个思想梳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在我看来,心学和理学只是殊途同归。本质思想没什么不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体认终极天理的学习角度。关于两者的辩论,比较著名的是“鹅湖之辩”,朱熹与陆九渊的辩论。以此为例简单谈谈: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他的观点大致为,只有把万事万物的每一个天理探究明白,才能认识到终极天理。
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发明本心”,认识终极天理的重点不在万事万物上,而在于自己的本心,本心探究明白,万事万物的天理就会“物来心照”,自然明了。
所以,两个人谈的基本思想相同:要探究(某事某物)的天理,才能认识最终天理。不同之处只在于:朱熹认为要把万事万物天理都探究明白,才能认识终极天理;陆九渊认为只要把关于自己内心的天理探究明白,就能认识到终极天理,没必要探究一件件事物。
两人思想的目的地相同,只是走的道路不同。用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说明一下,上学时,你肯定学过数学,数学里有很多公式。关于一个数学公式,它又会有很多拆分、变形。我们假设,10套试卷中出了50种以此公式为基础的不同题目。如果朱熹是你的老师,那么他会教导你:同学,你要把这50种题目全都做出来,然后对答案、反思、纠错,并加以总结归纳,把全部变形都搞清楚,之后,你就能真正掌握这个数学公式啦。如果陆九渊做你老师,他可能会告诉你:同学,你只要把这一个数学公式探究彻底,使各种拆分、变形了然于胸,你就能彻底掌握它啦。那50道题自然就都能做出来,没必要把它们全做一遍。如果你属于思维不太敏捷的学生,你更适合跟着朱熹老师学。如果你属于比较聪明的学生,你更适合跟着陆九渊老师学。
可能,你惊叹:这也太简单了吧?几千年的辩论,你一下子说明白了?不能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的可能有疏漏,不够全面。但我想强调:儒家思想本来就不难,讲的就是日用常行的道理,只是我们后人把他们搞复杂了。还是那句话:读书学习不要太关注“字面意思”、“表达形式”,一切以“实践”为准。如果一句道理,与你所体会的现实不相符,那它说得再动听,你也不应该照着做。
二、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在我看来,王阳明心学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其为明代广大学子践行儒家思想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入手角度。
“致良知”大致意思是:人的本心、天性本来就通晓万物天理的。只是每个人出生时所带的禀赋不同,且受各种“歪门邪道”的言行蛊惑、受各种物欲蒙蔽,把最初的天性丧失了,所以体认天道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只要把自己“本心”这面镜子擦亮,良知自然显现,那么自然“物来心照”,一切事物的天理自然明了。其实心学,不是说不用格物就能通晓万物天理,而是说把内心的天性格明白后,再格其他万物的天理时,会极其容易。这也是陆九渊所说的“我在那无事之时,是个无知无能的人;在有事之时,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没事时,他什么也不知道。当遇到事了,他当真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做到吗?当然不是。只是他能凭借自己纯粹的心性,很快地认识到事情背后的天理,按照其天理把事情处理好。
“知行合一”就更简单了:知道一个道理,并按照这个道理待人、接物、处事。你可能会惊叹,这也太**简单了吧?是啊,可惜我们都没悟出来。
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回国后,国王为他举办庆功宴,大臣们不服,觉得他只是把船开到了西洋对岸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哥伦布听了,让仆人拿来几个熟鸡蛋,要求大臣们将其立起来,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之后,哥伦布把鸡蛋一头砸碎,将其放在桌上,鸡蛋立起来了。全场一片哗然,大臣们觉得这算什么游戏,太简单了,三岁小孩也会做。哥伦布说:是啊,虽然都知道是简单的游戏,但你们却没一个人想到解决办法;我做到后,你们却一个个说太简单了。
“知行合一”理论也是这样。提出来前,没人知道;提出来后,都觉得好简单。其实,不论是在王阳明生活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明朝,还是在以商业经济为主的现代,人性没变,都以知道某道理为荣,而不是以做到某道理为荣。王阳明当时通过实践,悟出“知行合一”,可谓震古烁今。知行本来就合一,就是个“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自然反应。看到美色,自然就喜欢;闻到恶臭,自然就想避开。没有人是先知道有个美色存在,再告诉自己这是美色,然后才去喜欢的;先知道恶臭存在,再告诉自己这是恶臭,然后才去避开的。实践天理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达到这个标准。圣学不昌明,被后世误解,一大根因就是“知”和“行”被大众分开了。
三、儒家思想的天理与西方思想中的真理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两者本质相同。只是表述方式不同。现代人更容易接受西方的表述方式。
问:知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什么意思吗?
答:知道,就是认识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
问:那知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什么意思吗?
答:什么**玩意?
关于《传习录》,再说几句。如果要了解儒家思想,这本书是必读书籍。但这本书最好是放在读完“四书”之后再读,因为这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对“四书”的答疑,也就是,王阳明为其学生实践儒家思想解疑答惑的合集。这是必读原因之一。其二在于,《传习录》解答了许多初学者的困惑。王阳明带的这届学生的整体水平比孔子带的那届学生的要低一些,提出的问题大多比较初级,都是初学者容易碰到的问题,较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