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能走出童年阴影的才女张爱玲 一代才女张爱玲,每当读起她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灰扑扑的阴暗色调,就像永不放晴的天空一样,让人内心有一种说不清的压抑和晦暗。直到了解了她的生平故事,我才终于明白,原来张爱玲的世界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被命运刷上了灰扑扑的背景版。
1920年,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她的父母皆出身名门。先来说说她的母亲黄逸梵。黄亦梵的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在李鸿章初建淮军开赴上海的时候,他所统领的五千水师归李鸿章节制,是李鸿章的副手。后来黄翼升因对战捻军有功,获封男爵的爵位。黄翼升之子黄宗炎,早年中举,家里为他捐了道台,承袭爵位后,赴广西出任盐道。不到一年,黄宗炎在广西染上瘴气去世,年仅三十岁。这位将门之子,因婚后一直没有子嗣,赴任之前,家中从长沙家乡买了一个农村女子给他做妾,有身孕后将其留在了南京。黄宗炎在广西染上瘴气身亡后,这位妾室为他生下了一男一女的龙凤双胞胎。黄逸梵就是这对龙凤胎其中的女孩。
黄逸梵虽说出身名门,但因亲生母亲是妾室,而且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更兼养母多年来对她很少有精神上的关怀以及出生即没有来自父亲的管制,造成黄逸梵冷漠无比以及追求自由和新派思想的个性。再来说说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系清末名臣张佩纶与李鸿章之女李菊耦的独子。因张佩纶在马尾海战中临阵脱逃,导致张家后来家道中落,张廷重出生时,张家家境已经开始吃紧。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家仍非寻常人家可比,所以张廷重依然养尊处优,成长为一代标准的清末遗少,沾染了诸如唯我独尊,眠花宿柳,抽烟赌博等诸多恶习,且志大才疏而又不务正业。黄逸梵和张廷重因为门当户对,在家人的安排下结合,婚后生育了张爱玲和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但二人由于个性迥异,思想上格格不入,很快就分道扬镳,最后以离婚收场。黄逸梵抛下张爱玲和张子静飘洋过海,追求新生活,张廷重之后也另娶了一名叫孙用蕃的女子。张爱玲最初跟随父亲张廷重生活。张廷重为她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同时张廷重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子哥,虽然不务正业,但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所以他从小就教张爱玲读书,可以说是张爱玲的文学启蒙老师。但因为张廷重本身就耽于享乐,再加上另娶了孙用蕃,孙用蕃与张爱玲水火不容,冲突不断,所以缺乏耐心、粗枝大叶、一心只顾自己享乐的张廷重对张爱玲后来动辄呵斥、打骂,还一度软禁,有一次甚至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张爱玲,这导致他们父女之间矛盾重重。
从小在诗书熏染下灵气纵横的张爱玲,在如此狼狈混乱的家庭氛围里成长,逐渐养成了清冷孤傲的性情,对外界的一切人和事都抱有极大的警惕和怀疑。十六岁的时候,因为看望了回国的生母黄逸梵几次,招致父亲张廷重和继母孙用蕃的不满,张爱玲被责打还被监禁了大半年。后来张爱玲想方设法逃离了父亲张廷重的家庭去投奔母亲黄逸梵。但她在母亲这里的际遇并没有好多少。从小在缺爱的环境之下长大的黄逸梵,并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女儿,甚至对张爱玲一度非常嫌恶,觉得她被张廷重教养的不好。她为张爱玲聘了家教,教她各种行为礼仪,一心要把她改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张爱玲却非常不适应,整天高度紧张、战战兢兢、不知所以。母亲黄逸梵眼见如此,怨愤非常,对张爱玲每每出言呵斥讽刺。因此张爱玲和其母黄逸梵始终都对彼此十分失望,感情不睦。后来,张爱玲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港大,她拼命读书,成绩优异。有一次张爱玲拿着获得的八百块钱奖学金回家,渴望得到母亲的肯定和鼓励,但母亲黄逸梵只是冷冷地让她放下,随后就拿着这个钱去打牌然后全部输掉了。母女二人就这样,在生活中不断地产生摩擦并相互怨怼,终于渐行渐远,后来关系彻底破裂。再后来,身在大洋彼岸的黄逸梵临死前托人传话给张爱玲想见她一面,也被张爱玲拒绝。
林语堂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家庭的不幸、父母的离异以及父母离异之后遭受的冷眼相待,给张爱玲的童年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正是这份痛苦,令早慧的张爱玲得以深刻洞察人性当中最隐秘幽微的部分,同时也造成她对人对事抱有严重怀疑和敌视,以及和这个世界的疏离,也许这正是她保护自己的方式。
在张爱玲的作品当中,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人性隐秘晦暗的丑陋挣扎,以及各色各样的病态人生。无论是《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对这个世界的抱怨和恐惧,还是《红玫瑰和白玫瑰》当中爱和婚姻不能两全的振保,都让我们看到人内心的晦暗挣扎迷茫以及人性当中这种隐秘幽微的不足及其带给人的种种苦难。在她的笔下,一切的华美都好像是苦难之上不真实的幻象。张爱玲说:“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在她的文学世界里,没有真爱和理想的弧光,只有真实到骨子里的现实和世俗。对于感情,她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所以,在她和胡兰成短暂的婚姻当中,这个天才少女几乎是放下自尊地去付出,不幸地是她后来还是遭遇了胡兰成的背叛。即便如此,张爱玲依旧在转身离开时把自己辛苦挣得的一笔丰厚的稿费赠予胡兰成。因为,张爱玲觉得这个大自己15岁的男人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懂他的人。刘川鄂所写的《张爱玲传》这样写:“胡兰成对爱玲所知甚多,理解甚深。他熟知她的身世教养,生活习俗,因为理解她对人伦亲情的超然态度,理解她在生人面前的孩子气的胆怯。他把她看作是生在俗世而超越了俗世的人”。所以,和胡兰成结婚的时候,张爱玲写下了那句著名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只不过,这段华丽的姻缘太过短暂,之后带给张爱玲的是半生孤独。张爱玲说:“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晚年的张爱玲,更是常年独居,不与外界往来,1995年在美国洛杉矶独居的寓所中悄然离世,直到一周后才被发现已经死亡。
《父母的羁绊》里写道:“童年时期,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以后,渗进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的方方面面。有些伤害,会埋在记忆深处,伴随孩子一生”。张爱玲正是这样一个女子,她的人生伴随着无尽的孤寂、苦厄与辛酸,终其一生未能走出童年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