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读余秋雨,有的只是一种苦涩的无奈。
现代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大多数散文比较关注的是自我情感的抒发。
而通观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我们会发现它们虽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于景物的自然现象,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散发着一股小家子气.
作者用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景物,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和文化的忧患意识。
浅析
废井冷眼位于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的渤海国,这个国家曾被称为“海东盛国”。都城上京龙泉府和唐朝的长安城,一东一西,成为亚洲的两大文明重镇。但是却被尚未脱离游牧习性的垂涎她的富有、文明的契丹灭亡,灭亡不说,之后还将整个城市付之一炬,火有多大?严重到作者余秋雨先生看到废井中的井水时,竟发出了如此感叹:“这场火不知前后烧了多长时间。我伸头看过的那口八宝琉璃井的井水,当时一定也烧沸了,很快又烧干了。然后,在到处还是火焦味的时候,大雪又把一切覆盖。”
这已不仅仅是攻城略地了,本以为只是占领国家的被占领国的人民都想错了,不仅仅是占领,也是毁灭,是对渤海国国家民族的毁灭,是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文中一直有一个名字和渤海国交错出现——大唐。
是啊!中国不也有着这样痛苦的经历吗?大唐统治者“刀枪入库,铸剑为犁,马放南山,解甲归田”,与民同乐,共享盛世,却导致安史之乱。
废井——统治者还有读历史的你、我,应以冷眼看历史“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清醒头脑,把握好时代。
不如废井的还有清朝,“康熙盛世”之后,大清被侵略者一次次的蹂躏,香港、澳门被割去,威海卫被割去……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和耀眼文明的城市都没能逃出被侵略的厄运。更令人顿足与渤海国命运相似的是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直奔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最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史书记录了他们的罪行:看见银子拿银子,看见金子把银子扔下,看见了珍珠又把金子丢下,每个人兜里都是满满的……能拿走的就拿走,拿不走的就用车拉走,实在拿不走的放火烧掉。如今被毁灭的圆明园只剩下断壁残垣在风中呻吟,如此耀眼的文明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
热血沸腾的人们扼腕于渤海国的灭亡,圆明园的毁灭,废井却冷眼于她的前世今生。愿我们一如废井在谴责摧毁文明的侵略者之余,能清醒的意识到繁华背后的危险。
感悟
世间万物,代代更迭,人们常将历史比作长河,就是在映射那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二字,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而在这浩浩长河中,人类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贯穿着整个历史的也永远不会是脆弱的人类生命,而是山、河、树、石,以它们坚韧的生命,默默地伫立在河水边,冷眼旁观着时代变化。
很难想象,也许在未来不知多少个年头之后,我们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还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们眼中的“历史”一样,只剩下几方石料、一口废井。
读《废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见到那一口废井时的心情,仿佛有时间的细流从指间流走,又仿佛时间在废井的冷眼中缓缓凝固。那时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烧着几百年前的这口老井,烧沸了,又烧干了,最后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说,“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但我想,正是历史的漠然使我们对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个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会在意那微尘般的跌宕呢?
历史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甚至像渤海国这样繁荣的大都市也不过在历史中存在了几百年,还不如一个传承几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将死去,在历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恒的。有人为自己一时的起伏长吁短叹,可倘若更加达观地来看,也许依旧没办法解决当下的问题,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保持一个淡然的心态。而当我们真的放下了、看透了,无论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
这是冷眼教给我们的,也是历史教给我们的。
再回头看那颤巍巍伫立在土地上的废井,尽管破败却显得坚韧。那副冷眼已经见惯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会为什么所动了。历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们宠辱不惊,使我们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想,这已是历史最大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