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最后一期《罗辑思维》印象很深的是,罗振宇讲了一个学习的关键词“缝合”。知识是从内心深处盛开的一朵花,是由内而外的。当我们读了很多书,这些书上的营养从我们面前飘过,如何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缝合到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他讲到两个字“表达”。表达是将刚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重现出来,比如转述,比如写读书笔记。
因此,昨晚去同事那有幸读了《文化苦旅》中的两小篇,现在就来写写自己的读后感,以作“缝合”。
读的第一篇是《雨夜诗意》,挑着这篇读是因为近几天阴雨连绵不断,这样的天气总是让人产生很多思绪和遐想。于是特别想知道大作家笔下的雨夜是如何的。
余秋雨笔下的雨夜是静谧的,更是干净的。因为雨冲刷了一切浮尘,过滤了一切不堪,让所有人和事露出本来的样子,让所有虚伪回归到本真。
余秋雨笔下的旅人在雨夜是难行的,不因为泥泞,而因为愁续,思乡之情的召唤。
可我更看到了他对雨夜的享受。尽管漫漫雨夜易生愁苦,可是雨夜又何尝不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独立、安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因为下雨,夜显得更长,如果还因为刮风断了电,我们则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在黑暗中与自己的灵魂作伴,轻抚他的伤口,抑或重燃他的斗志。
雨夜,应酬和喧嚣也会减少一些,难行的路可能把我们困在家里那小小的空间内。也只有这个时候,家不再只是个奔波忙碌后睡觉的地方,我们终于有心情去发现被冷落的花花草草和搁置已久的曾经极其心爱的一件玩物。此时才明白,我们为之奋斗的一方天地其实就是一个家而已,而这个家,竟然也因为疲于奔命成为了最陌生的地方。
好吧,于是在雨夜把自己的小窝收拾整洁,把花花草草伺候完毕,就裹紧被子,躺在床上听听雷声,想想心事,傻笑一会儿,也算不辜负这难得的安静。
有时想着想着,会想到,雨夜仍无法回家,而依旧漂泊在外的游子,所以顺着自己的思路,就又读了一篇《漂泊者们》。
书中写到几位新加坡的老华人。他们为各种原因,定居在了远离故土的新加坡,但是一想到故乡却有着饱满的热忱和湿热的泪水。他们的这份乡情无法述说给孩子们听,因为孩子们只习惯和享受于眼下的发达,对于遥远,穷苦家乡的记忆是断层的,而同龄人又越来越少,共通的记忆一大半被埋进了黄土。于是他们只能在异乡演绎完年轻的精彩,再残抱着年老的孤独。
对于这些老人,我心生了无限同情,偶尔也会反思如果是我远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土地,会是怎样的一番心境。首先为了生存肯定得适应于眼下,但是当事业稳定,子孙成群,年近古稀时,是否会望着故乡的方向流下一串串眼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敏感的心,只有在叫做中国的那片热土才能找到最终的归宿和安定感……
读完这两篇小文,和同事聊了会天,就进入了梦乡。今天一早,连续几天的阴霾终于过去,天气晴地让人也豁然开朗。
在局里值完班,我也能回一趟几十里外的家,不用再担心因为风雨而堵车,不用再顾忌因为风雨不能在第二天早晨准时赶路。毕竟大自然的风雨总是一时的,而晴天是长久的。换个角度想想,人生的风雨,又何尝不是这样?天晴路长,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