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前些天,到学校里去,探讨德育工作,一位校长提到了小学生习惯的培养问题。说实在的,现在的孩子有很多行为习惯令人担忧:一出校门,便直奔小摊点,那里有各种廉价零食,可以满足口福,殊不知对身体有害,还有各种玩具,想买就买,仿佛零花钱是天上掉下来的;校内也不见得好多少,经常写字,握笔的姿势却是错误的,写字的时候,头歪着,身子斜着,怎么看都不舒服,书包和课桌里简直就是垃圾箱,各种各样的零碎,想找的东西却无法及时找到,等等。实际上,在小学,甚至幼儿园里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去做,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里就单单讲述一下学校里要不要整齐划一的问题。
在《中国青年报》上,曾经刊登过一位叫做林爻的学生家长的文章《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我在博客上转帖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对当今的教育进行反思,尤其对学校要求统一的文具、舞蹈鞋等从而达到“整齐划一”的做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反对者甚多,还有一些网友提出了如何在矛盾中寻找突破的方法。其中,一位叫做“美丽紫色”的网友贴出了一篇短文,非常有趣,不妨先来学习一下。
德国的机具世界有名,他们日常生活的器具也令人叹为观止,光是厨房里的厨房用具,就可以开个小小的展览会。到现在,作为家庭主妇的我,都还弄不清楚房东太太借给我的各项厨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小学既然是教育场所,工具的使用自然在教导之列,不过他们教的,是文具的使用。
在台湾,新生入学,家长最多为孩子准备一个书包、一盒蜡笔、铅笔、彩色笔和橡皮擦、垫板;但在这儿,老师开的清单就一大堆,重要的如下:一、笔:铅笔若干支,彩色笔一盒,彩色画图、画线笔(两支粗细不同,功能有别)一盒,写字板用的白笔一支,可以抽换笔芯的墨水笔一支。
二、讲义夹三种:一种是两层硬厚板的,一种是薄而单而透明的,一种是有松紧带四角套紧的,以便分类使用。
三、书:教材和练习本各科不同,老师不发书,得自己去买。
四、笔记本:里面有画线(写字用)的,画方格的,白的,厚的(画图用)。
五、其他美劳用具:剪刀、浆糊、胶水、尺等。
六、写字石板一块,擦石板的水盒一个,擦布一块。
我一面把东西往孩子的书包里摆,一面在想,短短的2小时,20个小孩光是闹这些东西也就够瞧了,不知老师要怎么教?起初一两天,我觉得孩子书包太重,就少放了几样,孩子回来马上抱怨他找不到这个,找不到那个,想来他们真的是每样都用到了。可惜孩子语言完全不通,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无法介绍他们上课的状况。
孩子的爸爸说,他刚来德国时,觉得德国同学真是会使用工具,小卡片、大卡片、方格纸、画线纸等,分类分项,清清楚杨,一方面有助于资料的整理,一方面学习起来较有效率,就不免感叹自己大而化之的做法,实在不够精准。现在小儿子一上学就这样刀枪齐备地阵势,才了解习惯的养成,得有那样的环境。德国人何以能够这样精确细密,不厌其烦地处理各项事物,从文具的使用,厨具的使用,到日常各种工具器械的使用,即可略窥端倪。
德国人的认真与严谨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很多德国人喜欢中国菜,但是买回中国的菜谱却不知所云,概因中国的菜谱中很多调味品的叙述总是模糊的,如“加盐少许”,“味精适量”,如果是“加盐5克”,德国人就会用天平称量,精确入料,可是模糊的语言却让德国人为难。这些事情可以看做一个笑话,但是也反映了德国人精确细密的作风,很明显,这样的作风与家庭和学校从小的训练有关系。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现在到底要不要整齐划一?
要承认,现在很多小学生生活习惯比较差,书包乱成一团,文具丢三落四,要找的东西总是找不到,课本作业本页脚上卷,面相难看。那么,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做事讲究条理,各种物品摆放有序,学会整理自己的用品,就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而且,这个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终身。这件事情,家庭有责任,学校也有责任。所以,学校要求购买统一的文具、书包或者其它用品,似乎就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这样才能做到整齐划一,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件事情从小朋友开始抓起,幼儿园直接收费,统一购买,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乱收费,于是就指定购买地点和样品,这样买来的物品也是相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切好像顺理成章?但是,我却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原来,我们将整齐划一的物品和孩子学会整理物品的习惯划了等号,物品就是物品,相同的物品可能摆放无序,乱糟糟的,不同的物品也有可能摆放整齐,井然有序,背后其实是个人生活习惯在起作用。一个讲究的人就是住一间茅舍,也会收拾得清新雅致,一个邋遢的人就是给一个别墅,也会弄得一团糟。很明显,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学会整理物品的习惯,做事有条有理的能力,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物品的统一,而忽略了学会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势必会让人怀疑学校或者教师“别有用心”,唯利是图,实践证明,这样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看到新闻里常常报道我们国家很多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还需父母陪同,大学生宿舍垃圾成堆,物品杂乱,像个猪窝,就知道我们的教育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是个软肋,从小就被搁置一边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再回到德国小学生的故事,要准备这么一大堆学具,如果是中国的父母,肯定有点担心:这么多的东西,孩子能否都记得清楚?会不会经常丢失?小剪刀啊那些东西是不是很危险?我们实在有太多担心的理由,因为我们知道,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老师就很少讲如何整理物品,而且我们常常弄丢学习用品,铅笔不见了,橡皮丢了,该做作业了,找不到本子,这些是家常便饭。与我们不同的是,德国学生从小就学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如何合理的使用各种学具,如何将它们收拾的井井有条。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好习惯不是天生俱来的,需要培养。于是,就有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说,可是我们所谓的“好习惯”,常常是出于学校管理方便的需要,比如说穿统一的校服,比如说“手背后”,比如说“整齐划一”,这样就局限于表面化的状态。这还算好的,怕就怕那些统一的物品买来了,却没有人去教会学生如何保管,今天买,明天丢,成了家长的无底洞,也成了教育的黑洞。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究竟那些习惯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并且为培养这些习惯付出长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