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传世佳作,诗人借咏物而寄相思,眷怀友人。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2016年,中国唱诗班推出了系列动画第二集《相思》,从此关于《相思》的真实画面在我脑海里有了寄托和依据。中国唱诗班制作团队将王维笔下的《相思》与清代名士王初桐与六娘的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创作出经典的情感之作。
该片由彭擎政执导,由青年导演林旭坚任监制,璀璨星空动画制作,新片场发行。2016年12月23日在中国正式上映,播放量高达5亿,获新光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并在日本TBS 大赛上一举拿下冠军。
《相思》以寄寓相思情的“红豆”为线索,讲述了清朝嘉定名士王初桐和隔壁的六娘青梅竹马、红豆定情最后却因门不当户不对无缘相守的爱情故事。
少年王初桐与六娘从小青梅竹马,幼时便以红豆定情。长大成人后,王初桐与六娘却因门不当户不对,即使偶遇也只能无奈擦肩而过。后来,六娘被迫嫁给了富家少爷,无缘再与心中的王初桐厮守。失去了爱情的王初桐却等来了功名,乘着小船,拿着六娘手绣的带红豆图案的锦帕离开了故乡。
一颗小小的红豆牵引出来从小时候两少无猜到长大后相互的相思之情,用最套路的剧情讲述最真挚的感情。在桐儿知道六娘将要嫁人时候跑到六娘家后门准备拍门的时候,手却迟疑了。天下着雨,两人相互相思之情化作一声叹息,那道门仿佛隔着千里,两人不能相见互诉心中情,切心之痛融入雨声,化作红豆作相思。
不到10分钟的短片,却完整的呈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观众赞叹不已。
观看短片,联想当今的婚姻观:世俗的偏见根深蒂固,古往今来,有多少像王初桐和六娘这样青梅竹马的恋人,被世俗的偏见拆散,被一道门户不当的大门阻挡而痛失爱情,饱受相思之苦。今天我要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三个方面对这部电影展开分析。
01、从故事情节来分析:两小无猜的美好情愫被挡在门当户对的习俗背后,爱而不得的遗憾让人痛心,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故事发生在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嘉定。影片开始,多年之后的王初桐走着被雨水浸染的湿滑的大街上,忽然,他被路边的一个首饰摊吸引住了。那只略带迟疑的手最后还是伸向了那支镶嵌着红豆的簪子。
此时,音乐想起,王初桐的思绪随着簪子上的红豆一起飞向了童年。
儿时的王初桐在厨房玩耍,当他拿起了灶台上的红豆之后,心中立刻想到了王维的那首《相思》。“此物最相思”,所以他拿着红豆跑到了那个让他最相思的六娘面前开心的献宝。
此时的六娘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当看到王初桐的最相思之后,不加思索的说了一句:
“我当是什么宝贝呢,这不就是红豆吗?有什么稀奇的…”
六娘假装生气要走,而心急的王初桐脱口而出: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随即念起了那首《相思》。当念到最后一句时,面对六娘期待的眼神,这最后一句却是无论如何也念不出了。”此物...此物..."。初桐母亲叫他回家吃饭,打破了尴尬的场面。
第二天初桐放学回家,六娘叫住他,端上自己做的红豆汤递给他,“喏…这个…就当作昨天的回礼”。红肿的手没办法端起瓷碗,六娘看到初桐被先生打的手心非常心疼,却抑制不住笑意的喂他喝。看着初桐被烫的可爱模样,两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时光在欢笑声中飞逝而过,一眨眼,路边的红豆蹦出了豆荚,雨后的蝴蝶展翅高飞,童年的时光便再也无迹可寻。稚嫩的少年长成了儒雅清俊的秀才,而懵懂的少女则出落成了水灵灵的大美女。
两人深深爱慕着对方,奈何门不当户不对。即使在集市上相遇,也只能含蓄内敛的看一眼,擦肩而过。六娘想上前打招呼,被佣人拉着衣角阻止了。
六娘一次次的回首,一次次的守着门后,等待初桐的出现,但都失望而归。此时的初桐正加倍努力的读书,渴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能迎娶心爱的人。
但他不知道,六娘等不到那个时候了。喇叭吹,鞭炮响,全镇的人都在为一场门当户对的提亲热闹庆祝。六娘望着手中的绣帕,上面有两只蝴蝶飞舞,她明白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与初桐相守。一个分神,银针刺破食指,鲜血落在手帕上,俨然一颗熟透的红豆。
初桐看着一担担挑进六娘家的贵重聘礼,愤然推开人群跑了出去。雷雨大作,初桐来到六娘家的后门,踯躅再三,他抬起的手最终还是无力的放了下来,门后的六娘剪断了绣帕上的红丝,发出了绝望的低泣。
婚事热热闹闹的举行,六娘穿着鲜红的嫁衣,坐在华丽的轿中,只有泪水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暑往寒来,此时的少年获得了功名,乘着小舟,带着心爱人的绣帕离开了故乡。
02、从人物形象分析来分析:两小无猜的恋人相伴成长,成年后明明彼此相爱,却不敢推开世俗的大门,引发观众一片叹息
1. 男主人公初桐:羞涩内敛却感情真挚
年少时天真稚嫩,开心、快乐、羞涩都表现在脸上
初桐手拿着红豆出神,想到了王维的诗《相思》,于是急忙跑到心仪的六娘家,把红豆送给六娘,表达相思之情。当看到六娘不屑的表情时,急得满脸通红,害怕六娘转身回屋,鼓足勇气大胆的说出:这不是普通的红豆,是大诗人王维《相思》诗中的红豆。
当六娘让他背诵该诗的时候,转忧为喜,高兴地大声背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此物…。犹豫、害羞的心里呈现出来,“最相思”终未说出口。
课堂上走神,想着给六娘送礼物的情景,被先生杖打手心。当喝着六娘为他的红豆粥时,忘记了手上的伤痛,开心的大笑。
成年后清俊儒雅,在感情上表现得内敛,犹豫不决
在集市上相遇,只能含蓄内敛的看一眼,擦肩而过,几次经过六娘家门,不敢上前敲门,不舍的离去。当六娘出嫁时,飞奔到六娘门口,鼓足勇气伸出的手最终没有敲门,没能把自己的内心向心爱的人表达出来。只有悲伤痛哭,一声叹息转身离去。
2.女主人公六娘:落落大方,情感专一
年幼时天真懵懂,略显调皮
当初桐冒雨给她送礼物来,担心初桐被雨浇,一把拽入门中。看到初桐送来的宝贝尽是随处可见的红豆,故意表现出不屑的神情,惹得初桐着急。她让初桐把《相思》背给他听,她认真地听着背诗,初桐背到最后:“此物…此物…”期盼的眼神等待最后的诗句。但很失望,初桐没有念出最后的“最相思”。
初桐放学回家,路过六娘家门,六娘叫住初桐,给他端出一碗红豆粥,说是对昨天礼物的还礼。看到初桐被打的手心,表现出心疼和关心,于是亲自喂他,看到初桐被烫的情景,开心的大笑。
成年后水灵美丽,落落大方
因为门不当户不对,面对心爱的人不能上前打招呼,只能擦肩而过。出嫁前多次盼望能见到初桐,每次打开家门希望能见到初桐,但始终没有见到。不能和心爱的人厮守,为心爱的人绣锦帕时分神,刺破手指,刚好秀成一个红豆。出嫁当天,坐在花轿里流下伤心的泪水。
03从表达情感来分析:以红豆定情,然而却因世俗的大门阻隔,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留下了常相思而不能厮守的遗憾
作品以王维的诗《相思》开场,以代表相思情的“红豆”贯穿始终。
①红豆隐喻爱情的坚贞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红豆,又称相思子: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
少年初桐以红豆送与心仪的六娘,六娘以红豆粥作为回赠,红豆成为他们的定情之物。
“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
而短片中以红豆定情,初桐喝着红豆粥苦读,六娘为心爱的人绣锦帕走神,刺破手指用红线秀成红豆形状,初桐功成名就后拿着心爱之人绣有红豆的锦帕乘船远行。都表达了初桐和六娘的坚贞爱情。
②相爱不可及的遗憾
年少时的初桐和六娘,青梅竹马,还没有门当户对的概念,以红豆定情,一起快乐成长。成年后因为世俗的偏见,门不当户不对,俩人大街上相见只能内敛的互视一眼,擦肩而过。
两个彼此深爱的人:
一个拼命苦读,为的是功成名就后迎娶心爱的人。
一个是经常躲在门后盼望心爱之人出现在门前,最终没能如愿。
六娘等不到初桐的功成名就迎娶她的那一天,被迫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富少。突然的雷鸣将初桐惊醒,耳边传来的是烟花炮竹铜锣的声音,为了验证自己心里的不安和恐慌,初桐连滚带爬,终于是看到了一堆堆的彩礼往六娘家抬的那一幕。
尽管两人心有灵犀一般隔着那道门哭泣,六娘能听到初桐低声的嗷哭,初桐能听到六娘止不住的哀叹,最终也只不过是将刺绣上剪掉那根用来掩盖血迹的红线罢了。
红线断了,缘分也就断了。
出嫁的六娘以带有自己鲜血绣成的红豆锦帕留给初桐,带着遗憾坐上花轿,泪流不止。埋头苦读的初桐功成名就后,手拿心爱之人送与的锦帕,带着遗憾和无尽的思念离开家乡,乘船远行。
也许封建礼教,门当户对就像两道深不见底分沟壑横跨在两人之间,但是很多时候,他们之间隔的只是那道门,只可惜即使是这样,他们自始至终也从来没有打开过那道门。
结束语
该短片并非开门见山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各种细节、各种意境来渲染,来预示,让观者自己去发现,去体会。短片从开场到结束都以红豆和伞贯穿始终,无处不在的阴雨天气、街头遇卖梨的商贩、为爱人绣锦帕时剪断的红线,无不预示着离散的结局。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留下了常相思而不能厮守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