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则是,阅读之后,就已经习得了吗?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收获,而是思考的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上,将学习的过程分为三部分:
1、编码
大脑会把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形成一种心理表征。这个过程叫作编码,同时把大脑中的这种新表征称为记忆痕迹,它就好比我们摘记的笔记或便签上的几句话,是短期记忆。
2、巩固
把这类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被人们称为巩固。新学到的东西并不稳固:其含义并未完全形成,因此会被轻易改变。在巩固过程中,大脑会识别并稳定记忆痕迹,这可能会需要数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而且涉及对新资料的深层次处理。
科学家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会重放或重新演练学到的东西,赋予其含义,填补空白,并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和已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其他知识关联起来。理解新知识的前提就是具备已知。另外,巩固也非常讲究搭建新旧知识间的关联。
不管用什么方式,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长期记忆巩固起来,都是需要时间的。
3、检索
学习、记忆,以及遗忘会以有趣的方式共同作用。如果想让学习成果牢固可靠。首先,在把短期记忆重新编码并巩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必须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其次,必须把这些资料与不同种类的线索联系起来,以便我们今后回忆这些知识时能够游刃有余。掌握有效的检索线索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经常被人们忽视。这项任务不仅仅是把知识转化为记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检索知识,和学习本身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