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解惑:你的建议为啥领导置之不理?
有个朋友小张前天跟我抱怨:总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每次我对公司的改善建议为啥老板都置之不理呢?这明显是小看了我的能力!
我正好借机给他讲了一件事。
去年九月份,一个下属骨干员工离职了,我挽留无果。没过多久,才知道他去了福建一家同行,准备复制我们公司的高端产品,正在从我们公司挖人。我问另外二个想过去的员工:你觉得他能把产品做出来吗?
他们沉默。据他俩反映,一位福建老板迁厂后想上新项目,东拐西扯找上了我那位下属,这位师傅把外行老板忽悠的如遇知音,采纳了他上马做A类铜线材的建议,并许以高薪就职高管。
今年元宵节刚过,就听到那位跳槽的下属又已离职另投他处的消息了。另外两位员工说:幸亏没过去,他试了两三次都没做出来产品,对工艺和管理都不懂,没法混下去了。而那位老板正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四处求贤补救。
看到了没?员工提建议容易,但最后承担后果的是老板。
(一)
只有真正有用的建议才是好建议。
老实说,那位跳槽的下属很聪明,根据他的经验,他给出了复制我司产品的建议,让老板相信了他的能力。可是凭他掌握的技术及管理能力,根本无法实现他画给老板的蓝图。
《任正非正传》一书里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华为一个北大毕业的新员工,初到华为时,对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有想法,满怀信心地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的真知灼见能够让领导欣赏,但结果任正非批示:“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多么让人惊诧的事!一位青年才俊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向组织提出建议,竟然被打了响亮的耳光。
我们不怀疑北大才子的水平,但他误把自己的想法当成表现才华的方法了。我相信任正非评价能力的标准决不会仅仅是有想法。
职场上有想法是件好事,但不能把有想法就误认为真正的有能力。尤其是对相关的知识和企业内外情况没有全面掌握的话,有很多在办公室里思索出的建议,也只能遗憾的说:不切实际。比起任正非的霸气,本文开头所讲小张的老板算是斯文型的了。
(二)
真正好的建议一定是可以落地实施的,领导们不会去重视一个没有操作性的建议。
很多对企业现状提出意见的热血青年,根本不了解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渊源背景,盲目提出改革创新,无疑是盲人摸象式的片面见解。
公司饭堂做的饭菜太差,任何人都会有建议:应该加强对饭堂的管理工作。但作为众口难调的大锅饭,如何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想要做好饭堂管理就不是件只练嘴皮子的事了。
提建议提出高度的人不是没有,比如:张良。
这位号称谋圣的帅哥,基本上只负责给老板刘邦出主意,从不领军打仗。但他的贡献却大的惊人,为大汉集团夺取江山起了重要的策划作用。刘邦亲口把他与战无不胜的韩信、名相萧何并列赞许,可见他提的建议不是一般的高明。
张良名列汉初三杰,刻苦研究过黄石公所授兵法,加上自身的丰富游历,让他对当时天下大势及人性特点有远超常人的判断力,所以他提出的方针计策,刘邦采用后无不屡建大功。
很多时侯不是领导故意不采纳你的建议,而是你的建议还不够优质。如果只是从问题表面现象提出的看法,领导们也只好顺手扔进纸篓,因为他可能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三)
建议的时机很重要。
在一些小型私企里,总会有人建议,要塑造高端大气的企业文化。殊不知老板正为企业的生存焦头烂额,现在如何有兴趣搞这些不见实效的花架子呢?但是同样的建议,等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后,老板们会很有兴趣了。
如果一个好的建议却在不合适的时机提出来,往往难有好的结果。
西汉时,晁错提出的削藩策的确是有利于国家长远稳定的好建议。但他没有考虑实行的合适条件。汉文帝认可他的想法却屡屡拒绝他的建议,因为国家初定不宜引起诸侯不安。到了景帝时期,他在朝廷未做好应变准备的情况下,以“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为依据促使景帝开展削藩行动,激起了有名的“七国之乱”。这时,晁错才发现他无力控制削藩结果,中央最终不得不以战争的方式平息这场祸乱,晁错本人也被他的领导汉景帝冤杀。
晁错在历史上被称为政治家,我是不敢苟同的,他的表现最多是个政论家而已。
(四)
任何建议都有可能不被采纳,职场上千万不能以此来怨上。
诸葛亮与赵云给刘备提过的建议都被否定过,范增的良策也被项羽置之不理过,说明自己的建议被漠视是件常见的事情。你的建议也许正好不在领导关心的问题之列。
如果因为领导没有重视你的建议就对领导或公司生出抱怨,那是件不明智的事。领导所处的地位与高度决定了他与下属不同的思考视角,有时对下属的建议不予接受并非是对下属能力的否定。
曹操也曾拒绝司马懿出兵攻蜀的建议,后来发现这是个真正良策。他并不认为司马懿能力不足,反而要对他处处提防。
在职场上仅仅会提建议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执行的能力,再好的建议终究是镜花水月。好的策略一定要配上优秀的执行力才能实现为组织增效。要知道现实中很多时候,组织缺乏的不是策略想法,而是能够达成目标的执行能力。
如果要给领导提建议,请提让领导关心并可以实施达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