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那么,当我要回首我的改变历程时,首先要回顾我“原来”的样子。
喜欢吃辣、吃咸,连零食都喜欢咸咸辣辣的。对甜食的渴望不是很大,喜欢吃泡芙,喜欢酥酥软软的面包和奶油,但也仅限于偶尔吃一次。
从学校毕业之后,体重几乎没降过。而我知道自己的症结所在:吃的多、吃完就坐、运动太少。我也试图去做出努力,比如办健身卡、少吃、跑步、瑜伽……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方法能让我坚持超过10天(才是持续行动的一阶)。
虽然这只是我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也折射出我生活其他的方面,和体重一样,毫无起色,如一潭死水,没有新的能量注入。甚至有时死水变成泥潭,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我的解决办法是:任由它去。
假如我能淡然接受,并真的任由它去,那也相安无事。问题在于,我的内心并不接受这样的现状。我总是说,最怕产生冲突和矛盾。我的矛盾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不一致。
每次叙述“理想的我”都激情澎湃,仿佛写完我就真的成为自己期望中的那样。而分析“现实的我”时,恨不能开一场自我批评的批斗大会,也激情澎湃,但隐藏着忧伤和无助。
于是常常想起塞里格曼的狗。(进而想起了巴浦洛夫的狗和薛定谔的猫。不知道动物爱好者会多么痛恨。)马丁·塞里格曼——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他从实验中得出“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习得性无助,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如塞利格曼的狗,我常常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不知道怎么面对枯燥的生活,甚至忘了我有力量直面生活中的一切。以前,在团体咨询中,大家总是说“我感觉自己更有力量”,而我总是觉得力量是多么虚无。
之所以标题叫“再回首”,因为以上是一年前的状态。而现在我是什么状态呢?哞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