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土
最近的晚上我总是辗转反复,失眠得厉害。不是一般的寂寞导致的,概因熬夜所造成的生物钟紊乱。时差,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群来说,忽略不计。需要纠正的是时间契合日常生活,不是被生活所累。劳累,疲劳,只是使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本质上是超出了无所事事的范畴,一个动作,和一个决定,都算踏出第一步。
我有想写点什么的欲望,这种青春期的时候常引发的冲动有时也会突然冒出来,那么强烈。于是我不再想着每天一定非得说点什么,来证明我还好,你们都在看着我,我向所有人问早安。
不!这不是我所企盼的。我爱的是我能突然给我自己带来惊喜,失败也算。没看错,在这里我说了一个“爱”字,是的。爱,这个字眼太泛滥了。我极少提及。比如,我爱祖国。我爱隔壁班上的王小花。我爱苍井空。对了,还有我爱我父母。那些我爱的,我不知道是否懂得,爱究竟是什么?我爱祖国吗?我爱隔壁班上的王小花吗?我爱苍井空吗?我爱父母吗?我觉得很有必要搞清楚好多事情,不然会因为爱而觉得那就是爱,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糊涂的。
当我翻开我的记事本,有好几个标题。那是我预留的,计划要动笔的。不过我的习惯通常不是按顺序来,有时一个标题会搁置好几个月,甚至完全放弃一个题目。一种完全自由的态度,毕竟我不是被催着去写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文字。
日记体裁我就写不来,也没有日复一日的决心。好多年前也写过日记,后来就停了。我喜欢沉淀,不觉得能把自己的生活写的精彩,日记就这样止笔不写了。关于沉淀,也是近两年才有的想法,在将自己所有想法掏空了后才幡然醒悟。
我十七岁看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初出学堂便想要做一个完人。那才是我的青春最热血的那几年,无畏无惧,天上地下中间只有一个我。宇宙的概念一下清晰起来,我站在宇宙的中间,好像真的成了主宰。又花时间很快看完了《人性的弱点》,接下来就准备做一个无比完美的人,时间就一点点流逝了,弱点没想到更弱了。之所以提这件事,是因为它是头一遭。第一次向圣人看齐,也去取了经。
满脑子大闹天宫的念头,想着新的世界会被迎接,锣鼓架起来,连鞭炮都准备好了。没料到城市里头开始禁鸣禁鞭,怎么办?只能四散。走的时候不甘,卯足了劲鼓了掌,响彻云霄。
自己的掌声当然响亮,可是越响亮手越疼,自己的手,哪能不感觉疼?失望一回,忘记了。再接着发现自己真的很无趣!
有人会觉得某个人很有趣,我是很少有能力发现那些有趣的人,我本是无趣的人。无趣的人又容易遭到误解,这无外乎不能变得有趣。剖开来讲,无趣的人只是拥有极少一部分的乐趣,多是一些旁人不觉得是乐趣的事。
就说搜索引擎百度,它只是个工具。我可以玩百度一天一夜也不腻烦。想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事件,搜索出百万计的信息。然后出来链接,发生关联,继续得到信息。往往到最后,我忘记第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几小时下来,或许看到了好多八卦新闻,时政要闻,冷门知识。但是这,成了我变得有趣的一部分。
当我试着在火车上看一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很难静下心来。我坐过的大多数火车,每次旅途都会带上一两本书,静心阅读的时候就只有两次。那两次看了整本书的四分之一,真的能闹中取静了。后来,我试着在快餐店看一本书,又静下心来,浮躁也渐渐沉了下去。
什么书有用?这是个问题。有朋友和我讨论过,我似乎没有深入探讨。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至今都不去想。出于职业的需要,专业类,管理类,都似乎成了有用的书。鉴于人与社会的种种复杂关系,厚黑学,心理学都开始流行起来。而文学,社会科学变得不那么热了,甚至冷门了。现实就像泼了一盆冷水,书变得有点不那么让人热爱。冷水不要紧,最怕的是泼出去的是开水,那样真教人刻骨铭心,爱恨都有了。
那么闲书当然是无用的书?区别于有用的书。这么说来,我除了买过几本电脑专业和农业方面的书,大抵都是闲书了。闲书也有好处,不那么功利。看完一本书可能真的学不到什么,也可能不会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倘若只是因为兴趣,那么真的学不到什么。因为目的不是那么希望得到什么了。这就是闲书因兴趣而变得不那么功利的原因罢。
挑剔是一种态度的话,那么我还真有过关于书的疑问。这是我经历标准答案的时代有过的疑惑。理想主义最早是从学校那里习得,书本都是真理。
就如小学的课文,老师和教学大纲都要求我总结出一个中心思想来,每次我都特别紧张。有时我真的觉得有几种思想存在,非要统一起来太有难度。初中课文《愚公移山》是我最有印象的疑问,我却没胆量向老师提出我不合时宜的看法。“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矣。”这种精神当然值得可歌可泣。
若是我就可能决定搬家,何必耗费不知多少代子孙的精力。如若我提出来,老师如何反驳?我存在疑问的时候已经在心底有了答案。会是这样的一段话:搬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怯懦行为,畏惧挑战大自然,而开山是敢于改造自然,升华个人的坚强意志。搬家是目光短浅,懦夫的愚蠢行为。可是我没有提出来。我害怕,害怕破坏标准答案。
统一的答案就这样保持着,理想的状态。
后来,我不再去想那些多出来的想法,保持着沉默。
这是我早前的一些思想状态。
如今我喜欢上写点东西,再也不用写诸如第一次春游,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题目的作文了。那时为一篇作文绞尽脑汁,铅笔头都嚼烂了,也半天不能动笔。最大的感受就是铅笔头真难吃,其它的就全没了印象。
现在,一气呵成的文章有过几次,也很长。不过我总不满意自己写的东西,这也是我不愿意触及小说的原因。我需要积累,或许两年,三年。积淀需要时间,不是轻易就能成就的了。
我写过两次小说,第一次是初中,第二次是在工地。初中那次是冲动引起的,我在心里草拟了一个大纲,接着就动笔了。随后就遇到了瓶劲,写到三四千字的时候就放弃了。第二次在工地的时候,缘于工地生活的枯燥,我动起笔来。这次没有任何大纲,想到哪写到哪。写着写着便理不出头绪,这次也放弃了,稿子也撕碎了。往后,我再也不去想写小说的事。
书城成了我最常去的一个场所,我买了书,开始了阅读。当我写小说的时候,就只看过《红楼梦》这一本书,我从来没有看过除了课本之外的其它书。接着,看的书的确比以前多了,越是不觉得可以动笔了。一个网友说,你为什么不试着写小说?我回答,我写不了。这个网友十六岁,因为她写点东西,我加的她。她说要写小说,我问她喜欢看书吗?她说从来不看!我看着她写的说说,全是爱情宣言或绝情书。何其相像,十六岁我也写过好多情诗,从没寄出去。
如果说,我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那我怎么理解生活,怎么抛弃杂念?理想化是浮于现实表面,不去发现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我认为的理想主义。我想我该学哲学了。
我可能是一名屠夫,一手屠刀,另一手“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然后不忘用血染的手翻开一页《道德经》或《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