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开文档,里面有四篇未写的文章,只列了标题。
写了标题为什么不一气呵成写完呢?如果是往常,比如像此刻,我就在简书里直接写,想着写着,别先搁那里等搜集多了素材再提笔,应该是四篇都齐了的。
我以为这是脱离自嗨的第一步,是对写作的严谨态度,是迈入正规写作的真正的开始,虽然很不适应,但改变不就得这样伤筋动骨么?就像写字要坐得端正,握笔要正确一样。
就这么着,这四篇文章没能孕育出生命,没能见到天日,不过,我还没放弃它们,只是因为想让它们更好,所以延迟了时间。
其实也是给自己的懒惰和拖延找借口,是对写作的不重视,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
昨天晚上陪孩子练武术回到家里已经八点多了,做饭吃饭写作业洗漱上床已经十点了,惦记着简书和公众号都没有更新,(但一想到白天读到一个专题对收录文章的要求之一,就是不要日更文,意思是说日更文只有量没有质。)我 就给自己找到了不日更的理由。
一边不日更,一边猜测,那些大咖们最初写文的时候,是不是日更党呢?他们是天才作者吗?像我这样的小白,如果连日更都做不到,连量的积累都没有,那我猴年马月才有质呢?
我佩服他们仰视他们,但同时知道,和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他们是精英不带小白玩,除非你报了他们办的写作班,或许能偶然搭理你一下。(写到这里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深感自卑,压力山大。)
算了,还是在自己的节奏里弹奏吧,和自己的过去比,如果今天比昨天多了一次行动力,今天比昨天多学了一些知识,多更了一篇文章,拳不离手应该作为小白的首要职责,低头写字,抬头看天。
2.
今天早晨依然如平日一样五点半就醒了,看简书和订阅号,电脑一起床就打开了,把脑子里闪现的灵感记录在文档里,又打开其他页面,可就是写不下去,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沮丧和焦虑,特别想突破,特别想有成就感,可就是能力达不到,找不到出口。
这时候,我读到了彭小六大咖在文章里写到的“学写作有四个心理状态:
一开始的时候呢,你不懂任何技巧,你就巴拉巴拉写,唯一的挑战就是每天都写。每天写,每次写个500字,这时候你会渐渐感受到写作的愉悦。
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你开始厌烦只是每天记流水账,写一些心灵感受,或者写读书笔记的的状态。
你也可能遇到了文章写得出神入化的朋友,比如彭小六——的偶像,古典,秋叶,成甲,L先生,V先生,Spenser他们。
于是,我们焦虑了。
焦虑和厌倦都属于写作的消极情绪,很多小伙伴都是在这两种状态下选择放弃的。
在厌倦的时候,加强挑战,确立自己的可以“对标”的,难度和自己相当的新目标。比如每天写500次现在已经没有压力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进行主题写作?
比如几个月的时间,围绕一个主题来写,就像写一本书一样的,自己写大纲,自己每天写1000字,3个月自己按照一本书的结构写出10w字?
在焦虑状态,加强自己的练习和能力积累,去应对挑战。提升自己的能力。多阅读,多像大咖学习。
有要踮踮脚才能够到的目标
对自己表现的好坏,有及时的反馈
能专注一段时间去尝试
想要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获得幸福的体验,重要的不是去赚多少钱。
而是让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变得有一点点复杂,这种复杂不是别人给你制造的,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置的。
这种复杂就是让你进入“心流-焦虑-无聊-心流”的迭代状态,我们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不断成长,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很感谢彭小六,看吧,这就是写作的魔力,能治愈,能领路,自己成长,还带领更多的人成长。
感觉到痛,才意味着成长,感觉到不足,才需要求知。
3.
随手翻起一个记事本,看到2016年一月份写的计划,如今两年过去了,我做了一点其他事情,唯有写作方面一样也没有做。看到2017年的总结,也没有什么变化。
另一页上记录了胡德夫唱的歌曲《匆匆》:
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
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头
韶光逝去无影踪
人生本有尽宇宙永无穷
匆匆匆匆
种树为后人乘凉
要学我们老祖宗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
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
匆匆匆匆
莫等到了尽头
枉叹此行成空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
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
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匆匆匆匆
一年一年,太匆匆。我翻开崭新的一页,写下2018年的计划。
2018只做喜欢的事,只聚焦阅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