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斯卡颁布的时候就被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各种刷屏,当时以为这是一部叔侄过着在海边如天堂般的生活,最后和解的温馨故事。看完才知道,这个故事有多么的“丧”。
故事很简单,现在的男主角李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工作怼客户,酒吧对主动搭讪的美女视而不见,被陌生男人多看了两眼就揍人,医院里接到哥哥的死讯脸上毫无波澜,跟殡仪馆打电话咨询办事流程却跟对方纠结为什么运费那么贵,被前妻勾起了伤心往事就再次跑酒吧揍人……期间掺杂各种与丧父侄子的“争吵”。
这样虽然有戏剧冲突推动但被导演处理成波澜不惊生活琐碎的风格,两个多小时,我竟然全神贯注并且没有一丝不耐地看完了,不得不归功于导演的功力。除开本就被设定成“行尸走肉”的李,其他角色不论在表现悲伤甚至偶尔失控上,都很克制,除了多处同时两张及以上嘴BB的桥段实在让人脑仁疼。虽然电影通篇都在展现李有多么的麻木多么的丧,却又丝毫不让人感觉到压抑,我想除了几处过去美好时光片段的平行蒙太奇穿插,克制的BGM,诸多琐碎到让人怀疑对表达主题无用就是用来凑时长的生活细节,也都对整个电影基调以及情绪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调节作用。
本片还有一个亮点,演员很少有表演痕迹,打电话信号不好时的重复确认,好友的陪伴和安慰,各种尴尬场合,就像在看一部更有镜头语言和手法的纪录片,自然,真实,因为真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这些事,我们就是这么说话,这么反应的。
但是即使如此一部情感克制、剧情琐碎、戏剧冲突不多的电影,到后半部分也有好几处成功勾起了我的泪点。从事发开始就一直懵逼状态的李,到警察局做完笔录后突然把警员腰间的抢掏出来要自杀;前妻表达已经原谅他并为当时的恶语相向致歉的时候,他木讷压抑半天最后的无力;当最后一次侄子问起为什么不能留在曼彻斯特跟他一起生活,他终于开口坦诚这个坎过不去……
一般的电影到这里,多半会安排主角通过某种“仪式”和那道坎说拜拜,然后放下,重新开始人生,比如终于获得某人的原谅,比如某一天被托梦,再比如专程去到墓地和逝者作所谓真正的告别。然而李并没有这么好命,他没法放过自己。
李经历的悲痛和负疚,没经历过的我们无法真的感同身受,但却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没法原谅自己,没法和自己和解,即使前妻都已经原谅了他。这种无法和解,导致他在一开始不能接受成为侄子的监护人,因为过去自己无意犯下的大错,让他没有信心更没勇气开始照顾另一个孩子。甚至在麻木好多年之后又被前妻一语刺破那层伪装,终于忍受不了继续在这个地方生活,即使明明肩负着照顾侄子的责任。
这才是真实生活中的“真的过不去的坎”。什么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什么最重要的那个人终于原谅了自己,都是人们潜意识里想放过自己,不想再那么累了,给自己打通的一个出口。并非不想放过自己,非要用这份痛苦作为下半生的惩罚,而是这世界上真的没有那么多人能茅塞顿开幡然醒悟,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宗教,需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