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品尝了夜的巴黎,踏过了下雪的北京”这是陈绮贞的旅行意义。而我今天要写的是毕淑敏的旅行和我从她的旅行中收获的东西。
《人生终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这是毕淑敏的一本旅行记吧!给自己一段儿柔软的时光让灵魂安静绽放。2008年,毕淑敏用114天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成为中国大陆首次环球航海的公民。自此 毕淑敏开始了世界之旅。他的脚步遍布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北极……并陆续写下文化地理散文,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送给读者足不出户,却充满智慧的洲际旅行。
而我读这本书也只是一个意外,我也正是在和朋友度过快乐的元旦三天乐。当时,走入令我好奇已久的德思勤的24小时店,看着许许多多的人正在寻找着自己的心灵寄托--书,而我也在某个角落里,一眼便看上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旅行的最终三要素是什么了!第一,时间;第二,放下忧愁;第三,我在身体的此时此刻。而最重要的是,记得带上你的灵魂去旅行。身体之所至,是动,而灵魂之所至,则为动之极至--静,或如相对平行之运动,只有自己知道这才是动或静,这是消化,感悟,沉淀后的平静。它可让久静而感困顿、焦躁的灵魂,重新静下来,又如衣物必经夏日艳艳阳暴晒,才不至发霉,这灵魂也是如此。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是三天一停,也有人说是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离婚似乎是身负重担,或是手脚不利的弱者,慢吞吞地经常掉队。你走的快了,它就跟不上趟了。我觉得此说法最有意义的部分是,证明在旅行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同步的,是分离分裂的!而一次绝佳的旅行应是与自己心灵和解,与世界温柔相拥,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高度协调一致。现在,有着许多人明是为了缓解生活,工作或是学习上的压力,而趁假期选择旅行,释放压力,却往往会有许多人一次旅行回来便说:“还是家里好……”之类的话,我想这便是他们的灵魂还未跟上他们身体的步伐吧!正如我这次去省博一样,人人排着不知何时才到尽头的队伍,只为一睹馆内的一抹传奇。而当人们进入馆内后,却没有了在馆外排队的激情。许多人选择在里面昏睡,或者是单纯的拍照留影。也许他们只是想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脚印而已。馆内陈列着许许多多出土的文物。个个令人惊叹不已,甚至会让你怀疑它是假的。可还是会有许多人就只是一路的走过去,等到出馆之后回想起来,也就只记得管内的重量级物品就是那个千年女尸了,还有一大堆不知何物,何用处的青铜铁器,陶瓷瓦罐了其实每个文物盘都会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便能让你更能了解这件文物的历史,可又有多少人会去扫呢?又有多少人会想去了解呢?当时的我也是如此现在想来便有些对不起当时排了一个多小时队的我了。如果我能早些读到这本书。但是变也不会那样做了。这时,我才明白旅行的意义是心灵上的洗礼。而不是一路的观赏与行走。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 趁繁花还未曾凋谢,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旅行就像是一种溶剂,溶化了尘封的盖子,如烟的温情就升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