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以检查预习和写作指导为主的教学
学情:
因为我刚接手一个班,发现他们的学习习惯很不如我意,于是重新安排他们统一在语文书首页写下预习要求。而第一篇课文的预习当然需要花点时间来进行检查,让规矩慢慢融进他们的心里,否则规矩立不出来的。但是鉴于他们的作业状态(非常糟糕,近一半人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我又不能要求太严格,只能选取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进行检查,以防学生对语文学习形成恐惧心理。因此,我选取开头两篇文章作为检查依据,试想这样的难度是不大的。
期初已经有了小练笔,大跌眼镜,很多孩子还不懂得标点符号的运用,语句不通顺者大有人在,选材更是让我着急,一位孩子写我时就是低年级的水平: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个樱桃小嘴。我知道她似乎想夸我漂亮,可是这样的描述真的找不到我外貌的特点在哪里。刚好第一篇文章也是写老师的,而《延伸阅读》中有多篇佳作,皆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可是如何用好这些资源?是我需要着重思考的,不能太难,不能太枯燥,不能没意义,要让学生摸得到,感受得到。
昨天已经简单指导过他们读书,要如音乐一样,有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强弱。给他们的要求就是发出自己最美的声音,让大家享受你的阅读。
课前布置带字典,带点字解释一定要查字典,学会选择恰当的字义。
过程:
一、诗词导入
1、开火车背诵含有数字的古诗词。(考察预习和积累)
二、写人抓重点
1、简单说说《我的启蒙老师》中李致远老师的外形特点。(考察预习)
对比学生期初写话中描写我的外貌语句,思考作者为什么只写眼镜、眼睛?(为写作选材铺垫)
2、分小节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站姿、朗读)
3、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个词语——师恩难忘。(让学生把课文读薄,同学学会关注课题)
“恩”体现在哪些事上?一件事概括成一句话。(学习分段并概括大意)
编故事(口才、文笔都很好,这是田老师最大的特色,也能体现出他教学有方。)、描红(板书写的小,一件很小的事,联系第二小节理解)
4、说说文中为什么没有对老师的外貌描写?
结合介绍作者,联系文章的主题,懂得写人必须抓住重点,突出人物的品质,与主题无关的都可以不写。
带着学生看板书回顾全文的写作方法。
三、联系文章内容理解句子含义
1、反复朗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往事”“感谢”“文学的种子”
2、告知方法:联系文章内容,要学会选择与之有关的主要内容;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
3、写下标准答案,自我揣摩。
(本课重点字词教学:教诲读音、成语意思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带点字含义可以结合11课所学让学查字典选择解释。)
我的思考:
【案例】
师:既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师恩,那么“恩”体现在哪些事中?
生: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我听得入了迷。
师:老师的恩情呢?
生:老师编故事给我听,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师:老师的故事板书:编故事。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吗?
生:老师把课文编故事将给我们听,就是第二小节说的,他的口才、文笔很好。
师:你说的还是编故事这件事,但是你看出了老师的特点。板书:口才、文笔很好
生:我对他的回答有补充:第四小节中有“娓娓动听地讲起来。”这个娓娓动听就是和第二小节的“口才、文笔都很好”想呼应的。
师:我给你的回答100分,因为你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还能认真听同学讲,及时补充,可见你还在不断地思考,回答的语言也清晰明了,让大家一听就懂。我就喜欢这样的学生。
生:我觉得编故事这件事就是老师在努力想办法教导我们。
师:你能从故事中看出人物品质,很好,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教学有方。
生:老师不仅给我们讲故事,还让学兄把着我们的手描红。
师:哦,终于找到了第二件事。板书:描红(写得很小),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生:我知道,因为这件事写得很简单。
师:对,这就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有详有略,而且这两件事其实就是课堂中的一件事,有前后联系。
生:我觉得田老师很聪明,在给他们讲故事之前就让他们先描红,就像我们做预习一样,让他们先熟悉这首古诗。
生:其实老师是想让他们都有事情做。
师:其实老师这样做,是当时特殊情况造成的。读第二自然段……
【简析】
1、准确导向心中明
给学生准确的导向,要让他们知道,你想要什么?我想让学生学会倾听,并能前后关联理解课文内容,思考老师问题的同时也要挖掘文本的其余可利用价值,这也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
2、读写结合找准点
写作的框架很重要,学生从文本中究竟学什么,是老师的引导。我通过课题中的“恩”字展开教学,让学生理清文脉,并自然分段,概括大意,并在其间穿插写作教学,点到为止。写作是有技巧,但是需要自我揣摩,朗读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