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慧
“如果说,修行有什么法门的话,真实一定是其中之一。保持你对欲望、对情绪的真实,从真实出发,你才有可能获得超越的力量与勇气。”---宗萨仁波切。
这段时间修行的其中一个感悟就是对自己的真实,对情绪感受的真实,你才能有力量和勇气去超越。老师课程上说的“小白兔用胡萝卜钓鱼”的故事,生动又形象,回顾过往人生,我就是那个从小吃胡萝卜长大的鱼。也许很多人会纳闷,鱼怎么能吃得下胡萝卜呢?吃得下是因为小鱼带着对小白兔的忠诚和爱,感受到小白兔起心动念后面那个浓浓的爱,感恩小白兔把它最心爱的胡萝卜给小鱼,而不是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和小白兔认知的局限。所以小鱼一直心怀感恩地吃着胡萝卜长大,直到有一天鱼的身体撑不住了,健康出现了很多问题。人到中年的小鱼开始去反省自己的人生,去回归本真,和自己链接,找到自己的生命属性和特质,成为一条真正的鱼。从极力迎合别人的期望,到真正成为自己,真正找到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一直吃胡萝卜长大的鱼身体健康出现危机,貌似是一个生命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其实也是一个生命成长的机遇。头脑和心智有时候会自欺欺人,但身体不会说谎,疾病就是来警醒我的一个礼物,告诉我哪些地方走偏了需要修正。这几年所经历的健康危机成了一个机会,一个通道,成了我改变生活进入了入心性修行的一扇门,开始了去探索自我,不断生命成长的旅程。这是一趟英雄之旅,这趟自我探索旅程其中一个部分就是去挖掘潜意识深处真实的情绪,一条鱼在吃胡萝卜的每个当下的真实感受,在成长过程中被忽略的被深深压抑的情绪感受都记载在身体里,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去找到记载在身体里面的被隐忍的被压抑的被不允许的那些情绪和感受,那些没有意识到的情绪成为一种能量长年累月的积压在身体里,最终以疾病的形式爆发。
我开始去回看我的人生,我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我父母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父母也不例外。一个排行第三的女儿,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妈妈一直说姐姐像奶奶又漂亮又优雅,说我像姑姑不好看。爸爸和姑姑感情特别好,妈妈有些嫉妒姑姑所以很嫌弃她,在我小时候她们俩关系不好。父亲去世后,年迈的妈妈和姑姑的关系变得很好,对父亲的爱是联结她们俩的纽带。妈妈看到我这个长得像姑姑的女儿,现在去回顾小时候,我其实是被母亲完全忽略了。妈妈每天和我抱怨诉苦,我成了她的情绪伴侣,我成了她的精神垃圾桶,当我还是年幼善良稚嫩的孩子时,就把母亲的情绪感受当成了自己的情绪感受。一直承担母亲的担忧焦虑恐惧,扛起了家族命运的重担,负重前行!
我的父母非常伟大,他们非常爱子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节衣缩食供养我们四个孩子读书非常艰辛不容易。我的母亲很善良勤劳勇敢坚强吃苦耐劳,她身上拥有非常多的中国女性美德。母亲一辈子很辛劳,从小到大我就一直听母亲唠叨她的苦难人生,母亲在七岁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外公在外地工作,后来娶了继母,那个年代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母亲就和她继母一起生活,帮助继母一起带后来生的三个弟弟妹妹。为了带弟弟妹妹,母亲没有读过书,舅舅阿姨都有工作,没文化的母亲没有工作。当年外公在外地工作,外婆一个人抚养四个孩子非常辛苦,外婆脾气又暴躁就经常打骂母亲。直到外婆七十几岁去世,母亲都很不情愿叫她“妈”,可见母亲有多么的对抗她,心里积压了多少的愤怒、委屈、抱怨、伤心甚至是怨恨。很幸运的是,母亲遇到了非常疼爱她的我的父亲,我父亲非常善良坚强智慧,对母亲非常好,我父亲七岁时爷爷奶奶就去世了,他一生也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听着妈妈诉说她的苦难,我就特别心疼母亲,感受到她的心酸和不容易,感受到她对爱的需求,对安全感的需求,我一直特别乖巧懂事,非常孝顺母亲,母亲也非常依赖我。二十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除了她自己一个人住之外,其他时间就都住在我家,几乎没有在哥哥姐姐弟弟家长住过,只是偶尔去玩短期住几天。我也嫁了个让母亲满意的老公,他们俩生肖和星座都一样,有很多的共性。相处起来自在和谐融洽,我们家庭恩爱相敬如宾。
人到中年健康出现危机后,我开始去“拨开云雾见青天”,去挖掘幸福和谐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实质的东西,看到了自己的隐忍和压抑,看到了自己的委屈和恐惧。也看到了一个孩子出于对母亲的忠诚和爱,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压抑委屈自己去取悦和迎合母亲,尽全力去符合母亲的要求。可母亲永远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无论怎么做,她永远不会满意。她总是看到别人有的东西,我没有的东西,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母亲一句肯定鼓励的话,她永远是抱怨和指责。所以我一直是诚惶诚恐的活着,我总是怯怯的不敢表达,不敢说话,怕说错,怕说得不好,怕母亲不允许,怕被母亲指责,怕母亲伤心,所以就活成了一只“吃胡萝卜的鱼”。
哥哥是父母最宠爱的,也是兄弟姐妹中最优秀最成功的,他到中年的时候变得抑郁。从小到大我和哥哥感情非常好,哥哥抑郁对我冲击非常大,对家族影响也非常大。为了帮助哥哥走出抑郁,为了让年迈的老母亲晚年能过得安心,我开始探索家族动力,家庭排列,学习精神分析,探索那些在暗中牵制着我们命运的潜意识。我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做了妈妈的妈妈。父亲去世后,母亲和我一起生活的二十几年,我又做了妈妈的老公。
我感受到妈妈内在对爱和安全感的匮乏,所以我就努力活成妈妈期望的样子去爱她,以补偿她童年的创伤,让她安心快乐。但却事与愿违,人到中年,哥哥抑郁,我的健康出现危机。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我们爬梯子,一直爬到了顶端,却发现我们的梯子架错了墙,这是别人的“期望之墙”。如果我这样做,如果我这样说,如果我这样表现,你们会爱我吗?似乎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活在这种人生模式中痛苦不堪却浑然不觉问题所在。
我们常常用别人的要求,框住自己的人生。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之间——我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人存在,而不是你的一部分,不是实现你的愿望或者期待的工具,即使你说这是“爱”,但是每个人仍然首先是我自己。
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把自己活丢了,会活成了父母期待的人生。将他们的期待,内化为自己的愿望,不断对自己提要求。但这个要求是我内心真实需求吗?每个人都有权做自己。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欧文.亚隆,他认为人是自由的,需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负责。“如果你只有一种责任, 那就是成为你自己!”
“只有一种责任,成为你的存在的责任。要坚强,不然,不然你将永远利用他人来作为你本身的放大。”欧文·亚隆这么写道。
欧文·亚隆的见解出现在众多的鸡汤文中:“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就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生长。”
看了好多书,听了很多课程,自从跟着老师跟着团队入心性修行后,我开始内观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练习观呼吸,带着觉察觉知于生活的每个当下,慢慢的我能守住自己的心不会被外境带走了。当我能守住内心如如不动,我找到了自己内在的智慧和力量。我开始全然接纳自己和家人,允许一切如其所是,臣服并感恩于生命中所有的发生。现在哥哥抑郁症好了,家庭开始慢慢有了生机。我也开始学习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告诉小白兔“小鱼是不吃胡萝卜的,小鱼爱吃小虾”,年迈的小白兔现在慢慢也有点看到小鱼了。小白兔和小鱼彼此开始真正理解和看见了。小鱼开始突破自己,不再活在隐忍和压抑中不敢表达了。小鱼开始活在了女儿的正确序位上了,原来错误的一些轮回已经被打破,开始重新构建健康的家庭环境。
修行不容易,因为只要心中有不容,修行就不易。修行又非常容易,只要心中容量非常大,修行就很易。
修行中常常听到别人说要慈悲无我,曾经我也困惑,我是不是走错方向了?为什么我一直在找“我”?现在慢慢明白了,无我是终点,想一蹴而就的就到达无我的自由解脱境地,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在世间吃各种苦,本身就是修行,不用想一下子一蹴而就到达无我。找到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我才有可能把“我”扔掉。如果一个人连“我”都没有,你连扔的东西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到达无我?就好比现在流行的“断舍离”,如果一个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住的房子也没有,他根本连任何东西都没有,他拿什么东西去扔呢?所以你要舍弃的第一步首先你要拥有,你有东西后才能有资源去舍弃。完成第一步以后,自然进入第二步,“苹果熟了自然会从树上掉下来”。成长的路径也是如此,先把第一步初始的东西成长到头,第二步成长的方向自然就呈现了。无我无欲,不是去对抗我对抗欲望,无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是不再执着了,慢慢放下了。不是通过对抗性的放下,是因为了解而放下,这两者不是对立面,它其实是一个发展的阶段。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就进入到了放下欲望的状态,但它不是对抗的状态。
所以人到中年的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去找到完整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送给人到半百的自己一句话:“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必须盛开,展开你的花瓣,散发你的芬芳。”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