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说到“偏爱”,这一篇来谈谈“宠爱”。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宠文,甜宠剧,总裁剧,并且拥有庞大的粉丝市场。市面的火热,意味着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部分年轻人群体在情感上的无意识幻想。
今天我想就这个主题来做一些探索。
我们把“宠爱”这个词拆开来看, “宠”,类似于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需求尽己所能的顺应或满足。和“爱”不一样,爱是一种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照见、理解和关怀。纯粹的“宠”,则是更倾向于一种现实需求行为层面的照料。有时候我们会因“爱”而“宠”,而更多的时候,单方面的“宠”蕴含着不健康的“爱”。
首先蕴含着不平等。
爱是彼此平等的,健康的爱的前提是独立、尊重,尊重对方的主体意志,允许对方拥有他自己的自由。而宠的暗义是,你是我的,我愿意对你好,当然我也可以随时对你不好,主权在我,是具有强弱对比的,比如大人宠孩子、主人宠小动物。汉字里的“宠”,本义是将蛇(小龙)养在家里,认为可以给家中带来吉祥,所以宠本身带有一种身份感上不对等的态度。所谓宠物即是如此,其生存的质量全要依靠主人的施予和提供。
除了身份感的不对等,宠还有一些边界消融的意味,类似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可以包办你的一切,迁就、顺从于你的要求和意志。爱其实也有消融感,但爱的消融感是双向的,是做加法,是“你”加“我”等于更壮大的“我们”,而“宠”的消融感是单向的,是做减法,是用“我的强大”消融掉“你的独立自主”,关系中只剩下一个人,这是一种退行共生的状态。
伴侣之间适当的、相互的宠爱,就像是调味品,会增加爱的层次和调性,让爱变得更有滋味充满温情。但调味品永远不能变成主食,如果过量了就会伤人伤己。
其实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伴侣,过度的满足、过份的宠溺背后,都包含着隐性的剥夺,也是对“对方”成长需求的忽视。无条件的提供,为的是绝对化的控制,把对方喂养到完全没有能力离开自己,这是供养者潜意识里对“分离”的恐惧。而吊诡的是,作为供养者,也常常分辨不出什么是被爱的感觉,很多时候他们会把被依赖的感觉,体验成为被爱着的感觉,这是相当悲哀的地方。
而过分要求被宠爱的一方,本质就是只想当孩子,而不是做恋人。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拒绝分离”,把儿童期依赖的感觉,错位体验成为爱的感觉,顾不上关注对方,只能关注到自己,这也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爱无能还有对现实的否认。即便是能在某些时刻持宠而娇,也并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全。因为防卫的需要,一个人必须得启动大量的“否认机制”才能使自己注意不到时光在流逝、自己是成人且需要为自己负责任的真相,代价就是在长期的否认和依附当中,无法生长出自己的翅膀和力量。
当一个人最大的依仗和价值是源于他人的提供或喜欢,那么他最大的孤独和悲哀也会是在此。若这份提供和喜欢能持续还好,倘若不能,优待慢慢消失,提供逐渐撤退,受伤愤怒又无力抗争,便只能惊慌失措。就像溺在了水里人,无论怎么争扎也抓不到扶手。古人创造的“宠溺”一词,就非常精准的凝缩了过度宠爱对一个人自主能力剥夺的过程。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适时的照料甚至代劳是一种共情,在孩子无法力所能及的时刻,养育者提供孩子心里想要的支持,相当于我们对孩子弱小部分的看见和回应,这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和连接,顺利发展出对外界的信任和情感,同时也发展出对自己的信任。而当孩子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负责任的父母就会腾出空间,让孩子尝试承担更多,慢慢从中发展出自己的能力。当孩子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并为此感到骄傲的时刻,父母及时给予欣赏认可的眼神,那么这些强有力的感觉就会内化成为孩子心灵的一部分,成为自我生命活力的来源。
而如果这个过程持续错位的,孩子总是连接不到自己做为主体的感觉,就会把客体的资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意识不到彼此的边界,注意不到人我之间的区分,并且把操纵客体的力量,当成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某些合理的情境下,儿童是有权利得到无条件的爱的。而一旦我们变为成人,爱就是双方的事情了。我们只有通过关爱别人来获得别人的关爱。如果一个成年人要求得到无条件的爱,或者只有在被宠着的情况下才能感受到爱,那意味着他不能允许别人拥有自己的需要,因为分离个体化没有完成,他想重新回到依赖共生的阶段,也就是全能控制的阶段。
处在全能控制的幻想中,自己有需求,被拒绝,就会感觉被伤害,因为全能控制会带来特权感,觉得被照料是理所应当的,所以被拒绝的时候才会感到受伤。就像小孩子对父母的提要求,感觉就是理应如此的。
现实当中很多伴侣之间也存在全能控制幻想所带来的问题,存在着大量“爱”的名义下的控制与被控制。本来所有的努力都是想着能更亲密,但往往越努力 ,对方越回避。因为努力方向并不是亲密,而是共生。
每个人都渴望好好的爱和被爱,可执着于偏爱的人把仰慕当成爱,执着于宠爱的人把依赖当成爱。一个是镜子饥渴,一个是奶瓶饥渴。持续吃不饱,是因为吃了不适当的东西。一个关乎自大的需要,一个关乎特权的需要,背负着未完成的发展任务,使得我们的情感之路举步维艰。
在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在一起,只是为了和对方在一起。我们可能都会期待从关系中获得各种安全感,自尊的、情绪的、财务的等等。但在健康的亲密关系中,从对方身上获得安全感不应成为最首要的目标。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我们对对方有真挚的感情,只是想要和对方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