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知识转述—当责】不只是负责,是要完成“自己承诺的事”,为最终成果负起完全责任。
【当责表现体现在两方面】
1、多加一盎司(OneMore Ounce);2、交付结果
第二部分【当责的表现——多加一盎司】(多一点责任、决心 、自动自发的精神)
以责任边界来说,一个圆圈的实心圆是个人(R)正常的责任圈。往外、往上再推出一层虚线圈的责任,即进入“个人当责”的领域了。以责任范围来说,这个人是负责整个中心圆内的区域,但这个人的当责,则是向外又扩充了一些原来不是他责任范围内的工作(A)——他多加了一盎司:OneMore Ounce。超出100%的责任感,转化到行动上就是多做一点,哪怕是一盎司。这是个人当责的前提,而个人当责又是实践当责的起点。
可能成为优异员工,就是要多一点责任,多一点决心,多一点自动自发的精神。
而尽职尽责,只能算是一个称职的员工,却无法算为优秀员工,这只是负责。这就是负责与当责的区别之一。
【举例】背景:A和B是名牌大学同窗好友。十年前,两人同闯入社会,加入同家公司,住同宿舍。十年后,A成为某集团总裁兼董事长,B却仍为5000元薪资劳碌奔波……这十年间有许多故事发生,我们暂且只取一个技术主管让A和B各自设计一套程序的例子:
【他们的做法】
1、B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次日上午还美美地睡了一觉;
2、A在B酣睡之际,仍在埋头查资料,两天一夜没有休息,完成设计后又将程序检查了好几遍,直到自己满意才罢休……
【主管评价】
1、后来技术主管评价说“从图纸来看,小B工作太毛躁了,而小A的图纸一丝不苟,有几处设计细节也更加完善、更有创意……“
2、不久,小A便被提拔为技术主管,而小B只是象征性地加了200元
【思考】那么A比B强在哪里呢?
1、A不比B在天资上聪明,A也不比B在机遇上有多巧合。
2、他们的最大的区别在于A比B更加负责,甚至是当责。
完成任务是负责的一种表现,B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没有错,但这并不够。只有比要求的多做一点点,对结果当责,才有可能成为优异员工,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多加一盎司( OneMore Ounce),是多一点责任,多一点决心,多一点自动自发精神!是一种习惯,一种职业精神。每天进步一点点,获取更宽广的成长空间,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二部分【当责的表现——交付成果】(不管怎么做,有责任交付团队成果)
【案例:种树二人组的案例】
植树节,有人看到这样一幕:R1在前面挖坑,挖得好认真,每一个坑的长宽高都好像精心量过。不远处R3在后面填土,他做的也非常认真,每个坑填的很平齐。就这样,两人配合得很好,一个挖坑,一个填埋。
但结果是……
R2因病休假,R1挖好的坑,还没有树苗放进去,就被R3填平了……
提问:请问,他们做错了么?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
【事实证明】R1、R3都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尽职尽责的,但这只是负责,他们并没有多考虑一点团队协同的问题,没有人愿意多付出一点、多做一些边际贡献。最终的结果就是根本无法交付结果!
【注】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追求过程追求活动,而不是在追求结果甚至成果。
当责以成果为导向,不仅是完成任务,而要关注整体目标、交付成果,不仅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还要关注团队协作,交出团队成果。
第三部分【责任的2个层次——角色与责任】
当责与负责最重要的区别:角色与责任的不同。这也就是传说中的 “猪头模型 ”。
在一个辖区内,通常只有一个人负责最后成败责任的当责,即A;在当责之下,有许多人分担许多不同的责任,如R1、R2与R3等。
R1、R2、R3是专业人士,也正是执行工作的工作者,他们负责执行那些被授权的职务内容。A负有当责,是个经理人,要通过他人完成工作,也要对辖区项目的成败负起最终责任,承担起正面性或负面性的后果。
当责的人不能在辖区内找借口,在猪头模型中,有R1、R2、R3各自负责的区域,是不容易出错的地方,周围广大的区域被称为“白色空间”,或“三不管地带”——R1、R2、R3都不管的。这个区域正是执行力脱钩、沟通力不透、互踢皮球的灰色地带。通常,项目没能交出成果,原因都在此,故也是当责者重视的地方;这个地方包含各种活动,有专业的、非专业的,乃至天灾人祸——有可抗力、不可抗力的。有些事件发生时,对当责者是有利的,当责者兴奋得喊“天助我也”;有些事发生是雪上加霜,就成了“天亡我也”。
如果有一个球落在R1的职责范围外,也就是空白地带,那么因为这不是R1的职责,所以这个球就没有人接,就会出问题。同理,如果这个球落在A这个圈的边边,也没有人接,也会出问题。
但是,最常见的不是落在A这个圈的边上,而是落在每一个R的职责范围外,就差那么一点点,打了个擦边球,而且这种情况非常多。那么是不是我们每一个R多做那么一点点,把这个圈扩大一点,就可以接住这个球了呢。
第四部分【个人当责的延伸——有益的工作环境】
同样是一个“猪头”,如果人人当责,这就变成了一个锋利的 “剃须刀 ”。
团队成员R1、R2、R3是很负责的,他们各自圆圈责任范围很清楚,他们也都当责,分别有向外、向上的A1、A2、A3的当责,他们也了解相互间的当责——R1、R2、R3之间不惜踩到彼此当责的虚线圈,减少了“白色地带”,避免“三不管”出现。
同时,A除了负责确定R1、R2、R3完成所负责任外,还要承担所有“白色空间”的当责——显然白色空间缩小了些。他也有他自己的当责,即“A+”的部分,他还要与其他团队建立当责及更大团队的当责,而赴更高、更大的目标。
由此可见,在一个组织中,如果人人当责,整个组织都会朝着更大的成功迈进。
第四部分【个人当责的延伸——有毒的工作环境】
同样是一个“猪头”,如果人人都不当责,这就变成了一个 “防毒面具 ”。
团队成员R和A都少做一点,只做80%、60%甚至更少的虚线圆,我们可以看到空白地带/三不管地带就会越来越大,整体的责任也在萎缩,最终导致全军溃败。
在一个有毒的环境中工作,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法成长,甚至无法立足。
相信大家对“当责”这个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当责是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能够有更多收获。希望通过当责的学习与实践,大家都能够提升自己的执行力、领导力、沟通力,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厘清角色、提升效率,避免自己和团队甚至家人陷入相互指责、行而无果的窘境。
当责关键词
今日小作业---主题格式:【心态管理—当责】
1、列举一个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的触动你的当责的案例?为什么?
暂时没有案例……
2、以你在职场或者家庭上的身份上,剖析你在当责上的表现?
我在工作和家庭上是负全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