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实际上很戳我,在生活中我也会感到孤独,这种感觉有时自由有时又会觉得空虚,而群体性孤独这个概念似乎给我吃下一粒定心丸,告诉我,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害怕孤独又渴望自由,那产生群体性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么才能在孤独与自由之间做好平衡呢?这本书解答了我的困惑。
技术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人们企图通过技术摆脱孤独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
人总是矛盾,既想又要,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平衡,平衡欲望与满足,平衡获得感和失去,就像我们害怕孤独,又不愿承担亲密关系中的责任。所以数字化技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人们想通过技术摆脱孤独。
可是机器人所提供的往往只是陪伴和服务,是一种行为而非态度,如此看来,人与机器人的羁绊并不深厚,摆脱的可能只是孤独的表象,而内心的孤独是否真的缓解了呢?是否与机器人建立了深层的关系?我想答案是没有的,机器人或是说数字化技术它无法提供给我们真实的内在价值,无法设身处地地为我们着想,无法与我们产生情感共鸣(起码现阶段)。
连接性及其缺陷
技术并没有让我们更亲密不仅在于技术的非生命体特征,而且还有技术对于我们生活方式上的影响。
过去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当面对面的交往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实现时,网络连接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替代品,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与亲人朋友随时随地交谈,但我们反思,在视频聊天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可能在做其他的事情,并不像面对面那样能够全身心投入对话,而是把这种方式作为社交工作中的一环?或许是因为人们总是珍惜那些不易得到的东西。
我们的新设备为新形式自我的出现提供了空间,而它本身分割了 屏幕和物理现实的界限,通过技术连接着生活。
在快节奏的时代,技术诚然能帮我们找到时间,但同时技术让我们更忙碌,留给人际交往的时间也更少,更多的我们将在线生活视为生活本身,更想从现实中退缩,我们开始认为机器人提供的是关系,这样简化的关系让我们减少了矛盾和抱怨的来源,好像这是我们想要的,但又似乎让生活少了些什么。
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
技术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
孩子作为新的生命体,要经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我认为机器人的出现以及新技术下的新型社交模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家长为了方便,在看孩子的时候可能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让他们早早接触到电子产品,是好还是不好呢?在书中,作者举了几个电子宠物的例子,或许能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孩子需要的更多是陪伴,在机器人时代,电子宠物或许比父母给孩子的陪伴都要多,儿童很容易将情感注入,把宠物蛋人格化,但这种陪伴是简化到“与什么东西互动”的底线上。我们简化了关系,并将这种简化视为常态。
倘若你将机器人当做朋友或者伴侣,第一件缺失的事情就是“异己性”,这是换位思考看待世界的能力。没有了“异己性”,人就缺少了同理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异己性”的经历,逐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会在信息茧房中成为“井底之蛙”,会导致人们不再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深刻了解其他人,使得我们被技术放逐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态势。
社交责任感缺失
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更害怕失败,虽然仍想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不愿承受亲密关系的义务与风险,所以更依赖线上社交,在网络的“弱连接”中,我们在社交安全距离且不用费心经营,但是很多社交成为了有目的的社交。这样的社交模式下人们简化了社交关系,但同时,社交关系下的责任感正在减弱。
机器人在行为上可以照料我们,但心理上却无法关心我们。
这种情形下,人被工具化,人文关怀变少,但人们更加期待关怀。现在有一个很火的词叫“情绪价值”,我认为实际上也是人们发觉现在社交关系上的问题,向内探索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情绪价值实际上是我们在向现实控诉,我们渴望人际关系多一些温度,希望冰冷的机器以及机械的社交能少一些。
我们向机器人索取什么,就代表我们需要什么。
机器人能为我们提供的是同频的交往和深度的理解(但机器人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因为我们的人生有诸多麻烦,与人交往中有太多不确定性,我们终其一生找到知己的概率并不大。在技术加持上,人们可能会放弃这种探索,但也忽略了生命的真谛。因为当我们降低对他人的信任感时,我们也在降低对关系的期待,从而变得不那么真诚,学着隐藏情绪,如此以来,你还了解自己吗?你对自己还真诚吗?在爱成为一种表演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思考
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一生在上岸的路上,有时我们也应该停下看看路边的风景,关心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技术本身是工具,而不应成为我们生活的枷锁。我们希望技术能把我们从虚拟的时间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现实的物理世界中, 去和彼此进行真实的社会互动,让群体中的你我不再那么孤独,感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与真实感,体验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