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深刻的体验了时间“稀缺”对我的生活的影响。其实生活中各种截止日期逼迫做事的节奏对我来说并不少见,只是以前不知道这是时间稀缺状态,自己进入管窥,紧赶慢赶的做事情。
这次的经过是这样的。3月初刚好在听了元瑞老师关于《稀缺》这本书的解读中关于“我们为什么穷”的话题,布置我们写作业,6号交出一篇读书心得。我月初因为负责线下活动的会后报导加上本身学堂工作就是朝六晚九的节奏,空余时间相对较少,所以我申请了12号交作业。
现在是12号的晚上快十点钟,我进入哐哐哐专注写作业的状态,我进入了管窥,专注是稀缺的红利。可是为此我付出的代价是,没有时间规划自己明天和这周该做的事情,放弃现场在线听元瑞老师在线的分享。更严重的是被稀缺俘获后,我的自控力下降了,反思自己白天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更容易起情绪,觉得他们怎么做事慢吞吞的,拖拖拉拉。
以上的叙述是自己这几天体验到时间稀缺对自己的影响。那《稀缺》这本书是怎样一本书?有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简单说什么是稀缺?稀缺是一种状态,自己拥有的除以自己期望拥有的少于70%。
稀缺导致什么?管窥、带宽负担、借用、只顾眼前,做事没有计划。穷的根本原因是认知没有到位。
更多内容读者自行百度或买来读读。
我自己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研读,并在生活中去运用,这次的读书笔记我不准备摘抄书中的观点,而是要运动书中的观点去挖自己。深度分析自己现状。
我缺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你才不缺呢?
我缺时间,缺每天运动、思考、反思、阅读、写作、人际互动的时间,补3小时我觉得不缺。
现在每天基本6点20起床,11点睡,睡觉时间里面起床时间能提到5点半,多四十分钟,另外两个多小时,从白天时间里补出来,少吃一顿饭能多出半小时,午休里面可以腾出来半小时。还有一个小时,利用好10点-11点时间。
再就是学习时间管理,每天选择出来最重要的一件事,聚焦这最重要的事情做,不要被稀缺自动俘获,去做些不创造价值的杂耍事件。
我缺钱,缺孩子未来的教育基金,父母养老医疗金,保守估计5年后每年教育及养老开销15万,家庭其他的生活开支衣食住行基本不缺。五年后储蓄50万,家庭年收入在30万以上的话,我觉得不缺钱了。上述为家庭运作需求。
如果学堂事业上发展投入的话,会需要更多。
我缺认知,自己感觉型的行为比较多,目标和理性不够。提升认知,选几位自己信任的高人学习,学一点用一点,好好把“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用出来。
我到底缺什么? 我觉得可以当我搞清楚自己的人生愿景(目标)、身份、现状是什么,愿景和自己现在一对比就清楚了。
这个知己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去做事情,不断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