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此刻我们进入著名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的关键是什么?是先后次序,前面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就是八条目的次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要“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平天下,让全世界的人“皆有明其明德者”。要给全世界做示范,那你就要先治其国,把自己的国家搞好。因为全世界的人,总会羡慕搞得好的国家,希望向它学习。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你要想能治国,首先自己家里要治好。如果连自己的家都治不好,那你肯定治不好国。这就是由近及远的原理,先有近,后有远,没有近,就没有远。我初中的时候,我的政治老师,给我们说了话,与华衫先生一样,“你们交朋友,不孝顺的可以直接不要来往了。他爸他妈养了他十几年,十几年对他好,都没感动他,你们就好了两天,他就对好了,不可能,绝不可能。”这就是远近顺序,孝顺父母是近,与朋友相处是远,他对养了自己十几年的人都不好,也自然不会对你好。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管好一家人,先得管好自己。这有事一个基本原理,叫“推己及人”。物有本末,一家之本,在于一家之主,在与你自身,你自己不检点,怎么要求家属呢?
“推己及人,由远及近”,就是本末先后的基本原理。用现代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叫模仿率。
189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出版的了《模仿率》一书,他说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华杉先生提出,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模仿率就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学原理。
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知识和原理,不分国界,不分学科,不分流派,这一个原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都有这定义。比如:《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也有同样的描述,因此学习是个很有趣的事情,当我们学到一定的境界,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后续的学习中也会学到,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生搬硬套,熟能生巧。
下面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伦敦,去看一个墓碑,是如何家国天下的。
在伦敦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
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地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后面儒家讲到,“一人定国”之说,明天我学习,如何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