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一件事情,对于一件事能否成功,有一个很简单,但很重要的因素是能否日复一日的去做。
在很久以前我认为做成一件事情受很多的因素制约,比如自己的智商,实际问题的难易程度,有没有相应的支持,自身和周围人的能力是否达标,有没有配套的资源等。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整理,我发现其实虽然我嘴中喊着要改变,但却没有任何的变化。
而之所以没有任何变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实践的力度太小,不足以引起变化。
生活中大多数人想要改变的愿望,80%不是来自内心,而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属于被动改变。
其实他们根本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改变,自己需要改变成什么样,怎么样才算成功,于是最终大多数人都只是口嗨,没有相应的行动。
有一部人停留在上网看课程,淘宝买设备,然后就不知道继续干什么了。
当然还有一些稍微好一点的,还会坚持一两天,但时间不超过2周一切又会回归之前的样子。
非自愿的尝试,往往低估了改变的难度,没有做好长期抗争的准备。
所以只有开始尝试才会突然发现,眼前的这条路其实很辛苦,途中会遇到很多麻烦。
想要持续走下去,就必须补习很多基础知识,在犹豫与纠结的过程中,慢慢的偃旗息鼓,短暂的努力所以最终什么也没有改变。
我身边真正改变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任劳任怨苦干的人。
默默做事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些好处,有些能力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悄悄生长出来的,越努力越幸运。
另一种则是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想法也有规划的人。
知道自己未来要去哪,也明确的知道达成内心的目标,需要学习什么技能、知识,所以义无反顾的去和死磕,就是为了扫平未来道路上的阻碍。
而其他的人,更多是突发奇想,或是受到某个视频的刺激,或是聊天过程中产生了焦虑,也或许只是因为日子过的太无聊了,所以想要改变一下。
但因为没有想好为什么要改变,也没有非改不可的理由,于是都是浅尝即止。
所以大部分人的结局就是,生活并没有因为尝试而变好,自己也没能在尝试中积累到经验,一切就像是一场梦,短暂又魔幻,回想起来都会怀疑,这件事有没有发生过。
之后也就演变成了不停的更换梦想,习惯性失败,性格也变的急躁、自卑。最终在没有天赋,无法对抗命运的质疑中惶惶终日。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渐渐明白,不论一个人多笨,一个人的起点多低,一个人多倒霉,哪怕这个人最终失败了,只要他选择了一个方向不断的前进,他在任何时候停下来都会比那些从未真正走出去的人强的多。
自己一直都在做选择,而不是在努力做事,所以看起来感觉自己有过很多的尝试,回想起来却一项有用的。
因为自己不努力,没有去补齐那些知识,没有去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甚至都没有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不擅长,就匆匆放弃了。
“三分钟热”度究其原因,不过是眼前的事没那么重要,自己也没当真,所以才会有后面的无数次尝试,无数次放弃。
刚毕业做过一段时间的设计,需要做图标和广告图。
虽然大学时学过基础的ps课程,但真放到工作中其实差很远。
现实中对设计的要求要高很多,所以那时候我只能埋头学习,用力追赶希望快点赶上进度。
于是在工作的间隙学习,下班抽时间反复练习。那时候网络资源有限,教程良莠不齐,找不到一套完整的教学,我当时靠着新华书店买的一些书,一点点拼凑,死磕,才渐渐弄明白了设计应该怎么做。
虽然一开始很多东西弄不明白,很多工具不知道怎么使用,但残酷的现实在身后穷追猛赶,做不出图就没有绩效,甲方不满意自己可能就要饿肚子。
那时2000的底薪,绩效按用户认可的图的数量决定,一张图几块钱,客户满意了才算有绩效。
现在想来,那时候其实自己没得选,只能埋头做图,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求,就用最快的速度解决。
而正是那段时间的高压和没有退路,让我一直坚持做图,提高做图的技术,学习设计的方法,寻找更快的做图工具,技巧。
这样的生活我坚持了一年,直到后面换了别的工作,但那时候学会的设计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只要是用到设计的地方,这项能力依然还能发光发热。
但后来学习其他工具和技术时就没有这么幸运。没有了高压和无路可退的状态,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
隔三差五换个方向,时常感觉可能是自己不擅长这个领域。
但现在回头望去,当初学设计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善不善长,我是出来干活的,不解决问题没有钱,没饭吃。
虽然我承认自己没有色彩,构图,创意方面的天赋,但长久的工作经验让我可以设计出稍微完成度不错的图片。
而到达这个水平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天赋,更多的是学习,模仿,思考的结果。
但如果现在让我继续去做设计,去学习那些色彩构图,我虽然还是会学,但再也没有那种劲头。
有些东西一旦断掉,想要再续起来可能就会变的非常麻烦了。
但也正是那段时间让我明白,如果你努力向前,拼上全力,那么时间就是你的朋友,你会越来越强。
但如果你只是想,没有足够的行动,那么时间就会变成你的敌人,人越大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