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老在犯愁:书要慢慢看,笔记也得认真做,速度很慢。虽然笔记记得很详细,可感觉收获不大。
读完了《拆书帮》后,这一困惑慢慢就解决了。书中提到了拆书帮便签读书法,我认为这种笔记方法简单、实用。
便签法的三个基本原则
(1)对阅读要有不同的想法,不再停留对书负责的阶段,而要明白阅读致用类图书的目的一定是应用。
(2)使用便签是为了在阅读时保持时清晰的思路
(3)采用简单易用原则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
便签纸也有它的使用方法: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2.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3.以后我怎样应用?
过去的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怕把书中的内容和观点遗忘,读到重要的地方,马上停下来,记在另一个软件上(最近常读电子书)。那种笔记虽然详尽、工整,但作用不大。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不是简单的摘抄,要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读书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要把书中观点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将理论简单化了;“以后我改怎么做”,读书要为我所用,一定要将书里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查尔斯汉迪说经验加上反思是最重要的知识。
现代人由于压力、时间等诸多因素,制约了读书的习惯和进度。书中也将指出了三个问题:
1.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这是一对矛盾,工作压力越大,对未来的期望越高,就越需要学习,而学习需要生存余力,但压力越大就意味着越少的生存毅力,你有想法,但没有时间报考和学习MBA,没时间读专业资格考试,甚至没时间认真读完一本书。
2.成人学习问题之二:看不懂、记不住--搞错学习主题
(1)不读书的原因,除了没有时间读书之外,最常见就是看不懂记不住。
(2)看书要看懂,还要记住,这是知识学习的思路,是应付考试思路,是学院教育的思路,而不是成人学习的思路。
(3)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而积极的经验。
(4)同样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
(5)以学习者为主体的阅读不太关心看不懂和记不住的问题,只关心能不能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带来行为改变。
(6)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重要的是不是记住,而是能够应将知识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3.成人学习的问题之三--看不下去,不明学习目的
(1)你不需要完整读完一本书的原因有几个:
原因一: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知识是你不需要学习的。
原因二:读的越多,不见得用的越多。
原因三:只要你在工作中能用上一点,任何一点,图书给你创造的价值远远值回书价。
读书要目的性很强,就是读了以后自己要有收获,所以,我们读书无需像考试一样,而要采用日清工作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事日毕,日清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