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幻想,我常常调侃自己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个空想家,脑海中的小主意经常一个接一个的蹦出来。但也正是因为想的太多,我竟然迟迟迈不出我的第一步。
我想做什么?
在宝宝两岁的时候我发现了他对社交的强烈需求,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小人儿已经不是那个可以在家一坐大半天,只和你伊伊哦哦,和玩具书籍为伴的小家伙儿了,他渴望同龄人,渴望户外,渴望交流,渴望融入团体。
可惜因为不是本地人,且小区刚刚建成不久,附近也没有可供孩子玩耍的固定场所,他总没有固定玩伴。每当看到他眼巴巴的望着别的大哥哥大姐姐玩的时候,我就变得异常焦灼。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比如早教,比如平衡车俱乐部;另一方面一有机会就带他去户外活动。也许是因为活动频率有限,离家较远,也许是因为气场不合,这样跑下来无论孩子还是我都没有交到什么朋友。那段时间我会尽力活跃在团体活动中,虽然本身我性格属于偏静的那种,这对我来说是挺难的。可我发现并没有什么用。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释怀了,缘分强求不来的,我如此用力,也许拉来的却不能维持下去。
两个人能够相识,相交,再相知,要么是因为经历相似,要么是兴趣相投,想么是互相欣赏。
既然如此,我就创造一个这样的平台吧,让兴趣相投的小朋友们在这里相遇相交。然后大家一起玩耍,互相影响,互相进步。这也是我最初的初衷。
我做了什么?
以小区为主体,刚开始的我尝试过组织圣诞活动,生日活动,户外骑行活动,在我慢慢的摸索过程中我娃也慢慢的越长越大,快三岁了。
我的视野又跟着他放宽了,刚巧这时,我认识了著名亲子阅读推广人阿甲,加上对亲子阅读的热爱和坚持,我把活动锁定在了绘本阅读上,开始了每周一期的固定的公益活动。因为公益活动,我认识同样热心公益的小女生,目前在给小区的孩子们上公益英语课。
1. 绘本活动
活动一般会于每周四晚在小区的儿童房举行,主要针对的年龄段为0-6岁学龄前儿童
绘本的选择我都很慎重,一般是综合各大网站和亲子阅读推广人的推荐,然后我自己反复阅读,最后结合我家小读者最直观的反应选定。
活动的内容尽量多样化,目前还在摸索中,但是原则是避免说教(我尊重并认可绘本是为了给孩子展示这无限的可能并让他们去尝试触碰这无限的可能),尽量用生动有趣的手段引入相关知识点。
活动中会不定期的邀请孩子们包括其他爸爸妈妈们讲一讲自己擅长的绘本内容
2. 英文课堂
老师是一位目前在准备托福考试的初三小女生,成绩优异,热心公益
活动同样是每周六晚上举行一次,针对的年龄为3-14岁,课堂内容我们两个商量决定,课程体系尚处于摸索之中。
为什么我选择阅读和英语?
绘本亲子阅读是我从宝宝出生以来就一直坚持做的事情,半岁前我把我看到的故事讲给他听,半岁时他开始接触布书,有时我读他看,有时他自己做那里翻看。而我一般都会尊重他的专注性,在他愿意自己看书的时候做到不打扰。现在三岁的小人儿已经养成每天早起看书的习惯,而且可以自己看书半小时以上,当然新书还需要我们共读。
三岁之前他都处于精读阶段,所以就数量上来说其实他看过的书并不是很多。不过数量也并不代表着什么,这个阶段本来就是培养兴趣的时候,有了兴趣,阅读的习惯培养就成功了一大半。
阅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重塑三观,就连传统的高考也在悄悄的往阅读上倾斜。阅读能力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群体的文化水平或知识水平层次,因为阅读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
而我对语言启蒙的重视则始于我对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了解,七岁以下的孩子习得语言的方式和高年龄段的人学习语言方式不同,也更为轻松。既然如此,事半功倍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做呢?互联网把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不可能只在自己的国家里学习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了,而要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要展示出自己的强大,要和别人的思想进行碰撞,都必须首先靠语言。其实,它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我的收获?
好像现在就来说成果有点早了,因为我才坚持了两个多月,对孩子们的影响也还很有限。但我想说的是这一路走来我的收获
因为不甘寂寞,我认识了Kokua,收获了一个热爱户外的宝宝;
因为坚持共读,我认识了阿甲,收获了一个更加热爱阅读的自己;
因为一个简单的初衷,我开始做起了公益,收获了一群热爱阅读的孩子;
因为英语意识的觉醒,我认识了鲸鱼小班,收获了这个和我有着相同理念的线上英语课程,在这里有汗水就有收获
而你,只有不停的向前走,才有可能遇到更多绚丽的风景,更多的惊喜,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