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室的68条写作建议》之
如何让教育叙事通往研究
马建成
读过吴松超老师的如何让教育叙事通往研究,感受颇深,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现在我向大家分享积淀我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研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高级状态。记录教育生活,是教师通往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早有教育专家论证,教育叙事研究是最适合中小学教师做的研究,重视专业成长的教师要重视写教育生活。教育生活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源头活水。
很多青年教师写教育叙事文章,一段时间后,一部分或者绝大部分斗湖即进入写作模式化的瓶颈期,作品很难得到教育报刊编辑的青睐。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做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二是没有做好“研究素养”的训练与积淀。
教师一个人的教育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教师仅仅通过一两件教育生活经历很难提升教师的感知力。感知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没有大量的教育生活的积累,很那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见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然要把教育生活积累与广泛读书结合起来,多渠道接受信息,实践与阅读并重,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实践经验才会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教育叙事文章写到一定阶段后,教师有必要重新回顾审视自己的文章。对文章里关注的事情,提出的问题,再次进行解读,看有没有心底认识,有没有新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能不能提出新的问题,文章的立意提出的观点是不是经得起推敲。这个过程就是重新修改的过程,也是让教育叙事走向研究的过程。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思考研究走向深入,那就睡搜集别人的教育叙事做解读练习。用别人的教育故事给自己增加写作的素材,通过练习使自己对一些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而使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