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痛苦,和自己的经历有关。陈子昂的一生,曾在仕途上有过两次大的努力。
第一次是侍奉武则天。
作为大唐的臣子,当武则天明摆着要做皇帝,要改朝换代,他选择支持还是反对呢?陈子昂选择了支持。他还紧跟形势,和很多识时务的同僚一样,给则天大妈上位造舆论,写《神凤颂》,写《上大周受命领表》,热烈拥护武则天当领袖。
可惜的是,他靠拥戴武则天获得了提拔,却不肯尸位素餐。他固然不傻,但又嫌太直。他是弓着腰拿到话筒的,却偏要挺直了身板提意见,谏疏不断,“言多切直”。别人不愿触及的敏感领域,他都要去批评。不论内政、外交、边防、刑狱、民生,各个方面他都要诤谏。
终于,他和武则天隔膜起来,被嫌弃、整肃,还坐了牢。我们不知道他被下狱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归根到底是失去了武则天的好感和信任所致。
陈子昂落了个两面不讨好,他固然没有讨好到武则天,也没有讨好后世的批评家、道学家们。由于拥戴过武则天,陈子昂成了变节者、投机家,得到了滚滚骂名,年代越往后,就被骂的越厉害。唐代的杜甫认为他“终古立忠义”,完全是正面高度评价,但到宋元之后,人们就说他道德败坏,拍马屁、没节操,“其聋瞽欤”,甚至“立身一败,遗垢万年”。
骂得最厉害的,是清代的王士祯,说陈子昂是人渣败类,“不知世有节义廉耻事矣”,“真无忌惮之小人哉!”最后王士祯还不解气,来了一段恶毒诅咒:“陈子昂这厮最终被一个县令害死了,我看不是县令害的,一定是唐高祖、唐太宗的灵魂附体,假手于县令,干掉了这个叛徒。
这就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