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星期四五点二十赵昱鲲11成长型思维
昨天上午去单位拿盐和粉条,顺便打印孩子们的卷子,早上做饭,中午做饭,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中午没有睡着,下午一直不舒服,写完日记睡了一会,晚上我和儿子在家吃饭,去公园转了一圈,几天早上还得做饭。今天孩子们得考试,考完试就放假了。积极心理学到现在我还不能解释一下这个概念,我要不停的听,当然我还要买书,主要是我害怕看不进去书,没办法,只能是多听、多看、多写,只能是慢慢来吧。
11成长型思维:如何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意?
如果有人对情绪是固定型思维,那他可能会觉得,哎,我天生就是情绪容易激动呗。那么他遇到事情的时候,可能就会肆意的宣泄情绪,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对情绪也无可奈何。但是对情绪持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觉得,不管我天生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都可以保持一个更好的情绪状态,因为我总是可以通过努力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兴趣也是一样,你大概也经常听到过,找到兴趣,追随激情这样的说法。但是你想过没有这其实就是一种固定型思维,它是在暗示每个人的兴趣都是早已形成的,你只要找到它,就能拥有无限力量。那么就会有一个后果,如果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你更可能会放弃这个兴趣,因为你会觉得既然发展的不顺利,就说明这个兴趣不是我命中注定的。
相反呢,成长型思维的人知道一个人的兴趣也是可以不断变化的,兴趣可以通过努力,还有跟外界的互动而逐渐发展。所以呢,没有兴趣就去培养兴趣,他们会对新的兴趣仍然存在着好奇心。而且知道兴趣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追求兴趣的时候还是会遇到挑战。因此呢,他们在遇到挑战之后呢还能保持兴趣。而最最重要的思维模式呢,其实就是你对自我本本身的看法,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兴趣、情绪其实都是自我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对自我抱有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早早的开始画地为牢,不愿意改变。那抱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呢,就能够勇敢的面对暂时的缺陷,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怎样弥补不足持续提升上。
所以呢,请你对你的自我也要有一个成长型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开始进行自我决定,这也就是这门课最想传递给你的信念。好了,下面的话我来对今天的课程进行一下总结,要想获得更多能力感的满足,要想获得能力感的满足,关键在于从底层认知上改变你对能力的思维模式,从固定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首先呢,你需要去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成长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第二呢,理解神经可塑性,给自己注入一个新的信念,就是努力能够改写人的大脑的神经结构,让你变得更聪明,能力更强。第三呢,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对话。当固定型思维出现的时候,先接纳它,然后再进行自我引导。最后呢,能力感作为一个基本心理需求,从根本上说就体现为对自我的胜任感和自信心。这既包括去完成某些任务,学习某些技能,也包括性格塑造、情绪管理,甚至兴趣和内在激情的探索。而成长型思维就能开启这样一个正循环,给你带来更多能力感的满足。
那你随着我们前面的课程一节节的学下来,相信关系模式和依恋是可以修复的。相信自主的的状态是可以改善调整的,并且愿意开始行动,不怕暂时的挫折和失败。这就意味着你的成长型思维正在被激发,一直坚持在做的每日行动,也都是在给你的能力感添砖加瓦。你的自我就会在这三大基本心理需求相辅相成的调整和改善中不断进化,不断成长。今天的行动就是为你自己设计一份成长型思维的语言清单。我们都知道思维模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训练和适应的过程,如果你觉得无从下手,就可以像我一样,给自己设计一份语言清单,在生活中更频繁地使用我们前面提到的方法。
因为语言拥有非常神奇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换一种说法,就是在换一种思维。坚持下去,你的思维模式就能够发生转变。具体怎么做呢?第一步,列出你最经常出现固定型思维的场景,这一步可以帮助你再次遇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啊,提醒自己转换思维。第二步呢就是记下在这个场景里面,你的固定型思维通常会跟你说些什么。这一步啊,可以帮助你觉察你心里暗藏着的消极信念。最后呢,换成成长型思维,它又会对你说些什么呢?再把它写下来,这一步就可以让你逐渐拥抱成长型思维。
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清单,供你参考,希望你也可以设计出一张属于你自己的语言清单。写完以后呢,你可以贴在一个最醒目的地方,然后拍照传给我。我期待你的分享,让我们呢都成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咱们下一节课再见。15:31
12自尊类型:你的自尊属于哪个类型?
赵昱鲲的积极心理学,重新认识你有多了不起,你好,我是赵昱鲲。在开始学习之前,请先打开本节文稿,参与你的课前测试,获得你的自我辨析。在前十节课程里啊,我和你介绍了自我进化的推动力,那就是人的人类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分别是自主感、关爱感和能力感。根据课程学到现在,我相信你对自己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说在依恋关系中你是安全型、焦虑型还是回避型?你的内心倾向于自主、无主还是他主,是成长型思维还是回避型思维等等,这些内容呢相当于观察指标,帮你看到了自我的很多切面。
那如果我们想从整体上看到自我发展的全貌,又该怎么办呢?比如,当三大基本心理需求都满足的时候,我是什么样子?有的缺失,有的满足对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最终我的自我要朝哪个方向进化,又该怎么做呢?想在有限的课程里解决这么多疑问啊,实在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既能够跟前面学到的东西建立起联系,又能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整体发展水平呢?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尊。
为什么是需要进一步了解自尊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它是你自我进化过程中三大基本心理需求状况的综合反应,它可以让你从一个既核心又本质的角度上整体把握自我发展的水平。第二它是一个你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每个人都在用自尊这个词,但不见得每个人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而且还有不少误解呢。所以啊我会花两节课的时间跟你聊一聊自尊。在这一讲呢,我会跟你介绍一下什么是自尊。下一讲呢,我会重点讲一讲怎么提高自尊水平。发展出更好的自我。
首先,我来问你两个问题,第一如果你是异性你会喜欢自己吗?可能会有人毫不犹豫的点头表示愿意,但也可能会有人摇摇头,那你呢?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佣你自己吗?对这个问题你又会怎么回答呢?其实啊,这两个问题考察的就是你的自尊水平。所谓自尊,在心理学上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总体感受和评价。具体来说就是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吗?有能力吗?值得被爱吗?你喜欢自己吗?
所以你看,心理学上对自尊的定义是说,我们整体上怎么看待自己,跟别人没什么关系。可日常生活中呢,很多人在谈到自尊的时候,却好像往往要跟别人的行为反应联系在一起。我就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哎,我这个人自尊心比较强,就算喜欢别人也不会主动的,要是被拒绝了呀,我自尊心受不了。或者呢,你跟他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点,那个人自尊心很强,受不得批评。这就有点奇怪了,如果一个人本身很认可自己的内在价值,他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外在的评价或者打击呢?这是因为说这些话的人对自尊的理解和评估只停留在单一的高低维度上了,也就是说,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就是高自尊。反过来呢,对自己的总体评价比较低,就是低自尊。
如果只是从高低维度上来理解自尊啊,也不能算错,只不过这么一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行为反应就没办法得到完整的解释。想要清晰的理解和评估自己的自尊水平,你还需要加上一个维度,那就是稳定性。就拿前面的例子来说,一个人总体上对自己的评价很高,可他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反应呢,又表明他受不了外在的批评。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