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过年前夕,爷爷总是把房屋周围方圆几百米的地方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花园里的花花草草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就为等待城里的十爷爷和三叔他们回家过年了。我家院子一年四季都会有花开,有菜摘,周边的人都羡慕这般境地的世外桃源。虽然爷爷已经离开我们十七年了,但过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那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里总少不了家族式的猪儿粑、高高的热气腾腾的蒸笼、爷爷刚劲有力且寓意深厚的对联,还有那一对对红红的灯笼似乎在静静诉说着一年的喜怒哀乐和来年的殷切期望。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潘氏猪儿粑”。从我记事起,大年二十九,一家人就围坐一团,一起做猪儿粑。我家的猪儿粑与别人家的有所差别,皮儿加入野菜,据爷爷说,那是他小时候生活艰难,没吃的,加入野菜一并充饥,没想到味道还不错,所以就沿用至今。所以每年一到过年的时候,我们三姊妹就会背上小背篼,到田地里摘野菜,摘回来去掉老枝老叶,淘洗干净后,放入开水戳几下,挤干水分加入打好沥干的米粉里进行揉搓,全家人齐上阵,一直揉搓到皮儿与野菜融为一体,绿绿的猪儿粑皮就算做好,加入调试好的馅儿,放入热气腾腾的蒸笼,蒸上二十分钟,“潘氏猪儿粑”就算做好了。亲戚邻居刚开始还跟着我们一起做,后来嫌麻烦放弃了,不过每年都会趁着这天到我家来聊聊天,摆摆龙门阵,顺便尝尝猪儿粑。前几年幺弟因打拼,偶尔过年没回来,一定会打电话让爸爸妈妈多做些寄过去,听说每顿定量供应--一人限一个。这几年情况稳定,每年都会回来,邀上我和二妹回老家过年,也会一起做猪儿粑。
儿时的年味里,大年三十那天,在堂屋外,院坝里会临时搭建灶台,灶炉里燃烧得红红的柴棒子映红了烧火人,高高的热气腾腾的蒸笼散发出浓浓的香味,里面是用大脸瓷盆装的各种美食:有粑粑肉、明参蒸鸡、酸菜蒸鸭、什锦糯米饭等算比较丰盛的,一大家子人喜笑颜开,边做活边聊聊家常,说说心事,谈谈来年打算。
大年三十下午,吃完团年饭,爸爸妈妈收拾屋子,准备新年的东西,爷爷呢则拿出他的纸墨笔砚,准备写春联。爷爷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他喜欢根据家里的情况写对联,一般会先拟定几个内容,过年那天再拿出来与十爷爷和三叔(本来在城里,但每年都会回老家团年)商定。爷爷对我期望很大,从我读初一开始一直到高三,年年有一副对联一定是激励我的内容。不负爷爷重望,几经周折我终于考上学校,从农村进入城市,有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对爷爷是心存感激的,如果不是他老人家坚持送我去读书,在农村女娃子要读上高中,考上大学,那几乎是不可能,一直都期望能快快长大,好好孝顺他老人家。可正当我工作后,经济宽裕些,他老人家的退休工资渐长的时候,突发老溢血,在我工作4年后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儿时爷爷写对联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儿时的年味里一直陪伴我们走过的还有那一对对的红灯笼。那时候日子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比较拮据的,大家盼着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点好吃的,没有多余的钱花在其他事上。但爷爷不一样,就重视仪式感,重视打扮,所以我家是最早在过年的时候挂上红灯笼的。记得当时好些邻居过来看,特别是晚上,一接上电灯,方圆几里都能看见挂得高高的红灯笼,在冬日里给我们力量,暖着大家伙的心向着来年冲去。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