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大,而个人精力智慧有限,只有比别人多一点高效的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认知比别人多推进1厘米。
我希望大家在以后思考问题时,不再凭借直接与个人喜好,而是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在做一件事情前问问自己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用复利思维模型所坚持的长期主义都将给你指向成功道路。
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很多道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却不曾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重视,更加没有听从那些道理做到“行动”。
这本书能够让大家不再是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痛点是如何去行动,如何坚持行动。
这本书是成甲学习的成果分享,是他自己实践的经验总结。
用最底层的思维去看问题,不断的矫正自己的假设,从而打通影响自己成长的阻碍。
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可以站在很多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站在“自己”这个肩膀上。这大概也是作者“好好学习”的初衷吧。
痛点1:在参加很多培训和课程之后,我反而更加困惑了:感觉学了很多东西,好像当时课上听懂了,可是课后也没怎么用上,隔一段时间就都忘了。
那是因为学的知识对你没有刚性需求,对你现实生活中没能有直接的帮助。大家都知道学以致用的道理,却有用才能更好的学,一方面我们学习用的到的知识,一方面我们要想办法让需要学的知识有用的到的地方。“实在没有别的用途,你也可以通过好为人师的方法以教为学”—这同样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费尔曼学习法”。
痛点2:虽然我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项知识都是单独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时候觉得有些方法之间似乎有些联系又有些冲突,就好像几股真气在体内互相冲撞、无法融合。
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孜孜以求提高自己“技术效率”,然而技术迭代如此快的今天,我们在“技术赛道”中迷失自我,在“老鼠赛道”中停止前进。我们相比技术效率,更应该提高的是“认知效率”,提高自己的“元认知”。
痛点3:我们毕业了,再没有了测验考试,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内化了知识呢?
通过学习之后,你思考回顾自己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改变即是内化,否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