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太难了”,一个刚休完产假上班的妈妈跟我吐槽,今天是这个妈妈第二天上班,本来为上班在家进行了多次练习,比如见到同事打招呼,比如如何与上级沟通,如何抑制自己的情绪等等。
这段时间的休假让这个职场女强人妈妈把自己放在了新人的角度,内心涌起的各种忐忑各种焦虑不安,等真正的上班之后,她自己发现,练习并不能完全的代替内心的那种焦躁、紧张。
刚上班,就被经理安排了一项重大的工作,结果自己内心一直忐忑不安,感觉自己做不好,结果就是越担心越焦虑,最终工作完成的有些粗糙,经理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这个女强人的妈妈内心却很不安,自己都开始怀疑是不是生完孩子就不能够担当重任。
这个妈妈的情况并不是鲜有的个例,反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当这群妈妈重返职场,她们如同初入社会,有些不知所措,产生怯场,甚至还会产生自我否定。
重返职场为什么怯场、焦虑?
很多妈妈休产假之前都是公司的精英人物,休完产假反而变得唯唯诺诺,缺少了之前的果敢、坚毅,甚至焦虑、担心,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心迁移
休产假期间,妈妈们的重心放在了未出世的孩子身上,等孩子降生,各种育儿问题也随之而来,妈妈们应付这些琐碎事物都很费脑,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职业相关内容。
等到妈妈们,重返职场,一开始也不会很自然地将之前的熟练工作拿起来,更何况现在的各种技术等的日新月异,妈妈们出现不适应很正常。
环境陌生带来的内心的恐惧
不管是谁,如果长时间离开某一个环境,再次回到之前熟悉的环境也会变的陌生,无所适从,更何况妈妈们休假至少4个月以上,每天只在一个家庭或者户外环境中活动,再次回到工作环境会内心安全感降低,产生恐惧。
工作内容的不熟练
妈妈们本是职场翘楚,因为生娃导致自己与工作隔离了很久时间,当再次返回职场,发现原来熟悉的工作内容变得陌生,甚至因为“一孕傻三年”的客观因素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工作。
重返职场妈妈该如何重拾自信?
事实上,重返职场的妈妈们并不差,如果不能够帮助她们解决掉这种焦虑、不安,时间久了,妈妈们会身心疲惫,出现家庭、工作失衡严重现象。
重返职场的妈妈们并非不能够担当重任,也并非不能够再次重拾信心,只是需要一些小方法、小技巧的练习,即可缓解怯场,重新出发。
一、休假不休心,注意公司动态变化
很多妈妈在怀孕以后,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再加上公司对孕妇的优待,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的减少,让很多职场孕妈妈突然因为这种福利待遇,对自己的工作慢慢变得懒散和失去敏感性,甚至很多孕妈妈仗着自己的怀孕,把一些重点、复杂工作都推脱给他人,只想好好待产、清闲。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毕竟孩子是一件大事,孕妈妈的心神会有一定的牵扯,但如果将这种核心的工作进行推出,甚至完全的将自己的心思沉浸于孕期的开心中,忘记掉自己生产完毕依然需要工作或者依然对岗位有需求的事实。
当孕妈妈真正休假在家时,她们可能就完全与公司隔离,这样做的最终后果就是自己已经脱离了公司,脱离了组织,自己变成了聋子。当产后休假归来,这群妈妈们会感觉到工作的陌生,自然就不知所措和紧张。
怀孕不代表就放松对自己工作的要求,休假也不代表完全与公司隔离,职场妈妈需要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如果不是特殊原因,总有一天还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从怀孕一直到休假,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够踏实,很容易造成自己被“边缘化”。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职场妈妈们哪怕休假,也需要多跟公司中的同事,特别是本部门的同事进行沟通,了解公司的一些变化,比如人员动态,比如公司发展方向,比如集团的考核,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回归职场时候熟悉情况,缓解回来时候的工作压力和紧张。
休假不休心,产后妈妈在照顾孩子之余,也要对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多一点了解,并且也要因为公司的变化及时的找出应对之法,等待上班之时,工作依然游刃有余。
二、平衡职场与家庭,调整心态
作为一名职场妈妈,自身就属于两个领域,一个是家庭,一个是职场,平衡职场与家庭是很多职场妈妈的一项必修课,这种兼顾彼此的方式会因为一方出现问题,导致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很容易让职场妈妈的情绪产生很大变化,进而影响到个人整体的稳定。
重返职场的妈妈,因为工作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的心态不稳,直接导致她们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自己无法完成或者无法实现的失败案例上,只注重自己的缺点,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是否又给别人增添了麻烦,是否又带给了其他人不好的体验,等等,同时也让自己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与恐慌中,面对安排的工作就会患得患失,甚至产生怯场也变成一种必然。
记得,有一次参加某个培训,有学员问导师,她是怎么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导师叹了一口气,说,从来就没有平衡过,职场与家庭并不是孰重孰轻,是在一定程度之下,根本无法真正的统一,反而还会因情况而定,大部分时间还是偏向于职场一些。
职场与家庭,无法真正的达到“一碗水端平”,但职场妈妈可以做到,专注于一件事,工作时候不要惦记家中,要相信家人对孩子的照顾,在家中照顾孩子,那就专心陪伴孩子,不要想着工作哪个地方没有做好,哪怕没有平衡两者关系,职场妈妈在将工作与家庭分开的话,内心也会很坦然,心态能够得到很好地调整。
心态决定着每个人的成长高度,重返职场的妈妈们,更应该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因为坏情绪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三、找到个人优势,提升信心
职场女性经历了怀孕、生产、照顾幼儿等阶段,自身也从普通女性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母亲,这个过程中,职场妈妈心理经过了多轮的变化,除了让自己一点点的适应这种身份变化,还要接受周围人对自己的别样眼光,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一个女人一旦结婚生娃,很容易就会变得懒散,变得随意,甚至不再重视自我形象。
女性结婚生子,这是世世代代人类繁殖的自然现象,其实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只是这件事情放在了青春靓丽的女性身上,带了很多其他人的各种猜测,甚至怀疑,比如妈妈们因为怀孕生子身材的走样,比如怀孕后因为辛苦照顾幼儿的面貌“苍老”,等等,这些都会让展示在大众面前的妈妈们尴尬,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事实上,这种外在的变化并不足以让职场妈妈自卑,因为职场妈妈拥有着其他人不具有的优势,这种优势的产生得益于职场妈妈的孕育、生产,得益于职场妈妈想到的如何更好的展示自我价值,而不是“倚老卖老”。
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网的知名新闻记者及主播谢里尔·卡索恩,她专注于职场女性热点问题,曾在《无畏》中提到一个案例,说的是一名妈妈嘉琳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全职妈妈过渡到全职工作,即便如此,她依然要在部门成员社交活动时回家照顾孩子,几乎没有时间参与活动,但因为她的稳重、得体,哪怕是一个基层员工,公司召开与外来客户的会议一般都会邀请她参加,她自身的个人背景也是公司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最终嘉琳也得到了一个即可以照顾家庭又不辜负公司的分包商工作。
职场妈妈可能在刚刚回归时因为大众异样自卑,事实上,大众眼里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表现,他们并不知道职场妈妈内在的能力,甚至会对休假归来的职场妈妈抱有偏见,如果职场妈妈找到自己的优势,自信自然会代替自卑。
如何从逆境中寻找优势,提升自信,职场妈妈可以这样做:
1.将擅长发挥到极致
自己认可自己,自己承认自己,是最简单但也是做起来最难的一件事。很多职场妈妈总是会不自觉地与其他人相比,比如别人做事速度快,比如别人人脉广,自己总是拿着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当然得到的就是一种不如他人。
职场妈妈换种思维方式,自己在公司中,与他人不同的地方是什么,自己擅长的又是什么,一点点的思考,将这种擅长与公司的发展结合,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公司的真正位置,也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职场妈妈找到自己的擅长和优势,并根据公司的发展及未来方向,进行相关的调整,将这种擅长和优势在公司的需求中进行拓宽,发挥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职场妈妈很容易获得良好的成就感,自信心瞬间提高。
2.积极学习、外拓
学习是每一个人的第一要务,并且主张每一个人都成为终身学习者。职场女性休产假虽然离开公司短短几个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可能就诞生了更多新的系统操作,新的流程方式,基于每个公司大不相同。
职场妈妈不放过这种接触新内容的机会,积极地展示自己的良好学习能力,并积极地对外拓展,让自己能够很快的补充这段时间的不够完善。随着这段时间的知识充值,职场妈妈会深有感触,并会因为自己的努力更加自信十足。
3.链接人脉,修正个人IP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个人IP,职场妈妈肯定不想给别人展示的是一个又笨又不知进取的“混子”,更想给公司和其他客户看到的是一个知性、得体的职场女性,甚至拥有自己的一些特有标签,比如靠谱,比如救急,等等。
休产假不代表停步不前,职场妈妈需要重新链接以前的各位同事,各种行业内的相关人脉,获得更多的同行业信息支撑,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职场人都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
职场妈妈的回归,需要重新根据公司的定位,以及个人的实际工作进行修正个人IP,更好的用全新的状态展示自我,而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够将自己代替,这样的话,职场妈妈很难在公司立足。
职场妈妈要找到自己无可替代或者说对公司来说很重要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能力负责,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自己更有底气站在这个行业中,自己也会更有信心。
职场妈妈是职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对内操持家庭,照顾年幼的孩子,对外展示公司形象,体现个人工作价值。她们自身所带有的柔弱也只是外表,她们比任何人都要坚强、勇敢,更富有耐力。
职场妈妈回归职场,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家庭方面也需要得到很好地支持,这样职场妈妈才能够在工作时候心无旁骛,回家以后全身心陪伴孩子。
职场妈妈想要在职场中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就需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和自律,用信心将自己改变,直到真正的挑战成功,融入这个陌生而熟悉的职场环境中。
【文/职场胡同】源于大学路,八方延伸,专注职场沟通、案例分析、职业规划等,为小萌新老油条提供职场法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