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书中的一些想法对我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下面就几点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关于自然选择的问题。在书中,自然选择可以说是遍布整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里有演化,哪里就会有自然选择。我高中的时候大致学过自然选择,只是很粗浅地了解了,知道自然选择是许多生物变化的根本原因。简而言之,就是“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个体保留下来,随之保留的还有它的基因,相反的,那些难以适应环境的个体将被残酷地淘汰,其基因的传递也就此打断。那么,自然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呢?事实上,自然选择从不考虑个体的舒适与否,自然选择是为了更高的生殖率。要想理解这句话其实挺简单的,让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较为频繁的痛感可以使你的生殖效率提高,那么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这些痛感较为频繁的人,相对保留下来的数量更多。也就是说,“适者生存”这句话里的“适者”,从生物学角度看来,不一定是最健康,最强壮或者最敏捷的,而是那些最能繁殖的。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一个同学提出来的较为荒谬的论断,物种存在的意义,是繁殖,不能繁殖,这个物种的存在就没有太大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解释自然选择,会给一般人一种怪异的感觉。试想,大多数现代人都觉得自己要高出一般的动物许多许多,我们尝试追求人生的意义,我们有梦想,有憧憬,我们懂得奉献与牺牲,然而,从纯自然的角度看来,这些都不重要,繁殖才是最重要的,想来一般人是很难接受这种观点的。所以,我时常会想,人类的存在从某种角度看来,是反自然的。自然选择可以说是自然界最为普适最有力量的法则之一,因为它的存在,自然界得以欣欣向荣的发展,始终富有蓬勃的生机。然而,人类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背自然选择的要求的事情,譬如想尽办法延长个体的寿命,而仅仅延长寿命不仅不能促进繁殖,甚至可能由于资源的分配问题影响到繁殖,再譬如一些人的丁克思想,只谈恋爱不生孩子,这简直是彻彻底底地背弃了“自然选择的目的”,再比如同性恋的存在,更是与这一目的想去甚远。人类的存在,可以说在自身的程度上,抑制了自然选择的发生。
笔者认为,正是这种不时的反自然选择的状态存在,人类才得以彰显其独特性,人类的人性才得以绽放出耀眼的光辉。人类早已经不是纯粹的动物了,为了繁殖而生存,人类有着不一样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自然选择也不是强有力的,更不是完美的,单对一个物种来说,自然选择在它身上施加的最终影响,往往是各种因素互相妥协的结果。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论断,这告诉我们,妥协的行为在自然界中是时时刻刻发生的,自然也并非如此的趋于完美。很多情况都可以证明这一论断,譬如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为什么控制衰老的基因没有被筛选掉从而使人类永葆青春呢?这样的话,人类的繁殖率不就会大大升高吗?这不正是自然选择最想要的结果吗?作者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同时富有一定道理的解释:某些基因,在年轻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必需基因,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基因的有害作用将大于有益作用,从而产生衰老的特征。看吧,这就是为了年轻时正常的成长而付出衰老的代价,这不就是一种妥协吗?我们人的身体,无疑是大自然设计巧妙的杰作,许多地方都简直好得恰到好处。然而,即便如此,人体上还是随处可见妥协的结果,比如食管和气管会在咽喉交叉,比如为什么断了的手指不能像皮肤那样再生长出来,为什么我们一生只换一次牙,而不像大象那样换五六次。从这个角度看来。人类的身体,乃至于自然界各种生物的身体,都是一个个精美的“妥协方案”。
当然啦,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偏爱的食物往往都对身体有害,如高脂肪和高糖,而不是营养又健康的蔬菜和粗粮?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太胖,还是控制不住食欲?在欲望面前,我们的意志力为什么显得如此孱弱?为什么幸福显得那么难以捉摸,快乐转瞬即逝?为什么实现一个目标后感到的只是短暂的满足,而后怅然若失呢?关于这些问题,很难给出细致的解答,只能说人并非是全然理性的生物,以及人不是自然的中心,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一切的自然选择,一切的演化,只是朝着任意一个方向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方向进行。人类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妥协,因为自然选择不止针对人类进行,它针对的是整个自然界。倘若人类的身体完美无缺,自然界又会产生多大的动荡呢?
接下来,提一提本书的书名,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事实上,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答,只能说,生病本身也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可能不是人自身的妥协,而是人与其他生物行为之间的妥协。当然啦,这并非是最有趣的,更有趣的事情在于,这本书告诉我,生病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感冒是一件让人很头痛的事情,伴随着许多讨人厌的症状,譬如咳嗽,譬如流鼻涕,然而这本书里说:“咳嗽,是为了从呼吸道排除异物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复杂的机制,是一种防御机制”“它是由自然选择留下的……好像轿车仪表盘上的信号灯,当存油将要告罄时会自动闪烁一样,它本身不是问题,而是对问题提出的一种警告。……剪断指示灯的电路,多半会在途中油尽抛锚,同理,过度地镇咳,有可能死于肺炎。”而流鼻涕,也是一种清除细菌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些在我们看来很不好的症状,实际上很可能是机体的自我防御以及保护措施。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许多我们觉得不那么好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完全站在了人类感觉舒适不舒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非机体“舒适与否”的角度,也就是说,长期的进化,使得人类对于机体的要求的感知减弱了,或者说变得敷衍了。咳嗽固然会使我们感到不适,但对于机体来说,咳嗽减少了它的不适,因为通过咳嗽排出了许多的病菌,减小了机体受到的危害。
这是一个挺富有哲学感的想法,生病这一过程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具有着人类一般察觉不到的好处,可人类却会因为无知而干扰机体的自我防御措施。同样的,许多人类认为美好的事情,也可能是对机体的损害,比如摄入过多的脂肪与糖类,毫无疑问会加重机体的负担甚至损害机体的部分功能,但却是让人类感觉到愉悦的事情。这其实也挺奇怪的,因为人类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是和人类的身体所对立的,即意识与物质的对立。同时,这两者又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的,既矛盾又统一,实在是很奇怪。为什么哲学的思想会直接内化于人体本身呢?还是说整个自然界都在这样的思想的笼罩下呢?
除此之外,作者还谈到了精神疾病。譬如焦虑,悲伤与抑郁,精神分裂,它们在人类目前的认知中,都是消极的事物,然而他们本身也带有积极的作用。再比如怀孕这件事,妊娠的过程中伴随着很多母亲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和厌食,可事实上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使胎儿接触毒素的机会减少到最小。也就是说,从人类的角度看来,怀孕是一件光荣而伟大的事情,但抛开人性,怀孕本身是婴儿对母亲的掠夺与伤害,是基因的相互竞争。
从这本书里,我觉得自己不止看到了一些生物学医学方面的知识,更是感受到自然界在人类身上反映出的哲学思想,看到了妥协,看到了平衡。我想,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