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绕不过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讨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二者如何统一呢?不真正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就不知道语文学科的特点,更不知道语文教学要走向何处。
一、语文工具性的内涵
黄厚江老师认为比较恰当的表达是:语文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是物质生活的工具,这很好理解。
此外,语文还是人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工具。一个人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其主要意义并不单是用来和别人进行交流,而更多的是用于自身内在的交流。例如:我们读完了一本书,自然可以用口头语言和文字与人交流感受和思考,但这并非必须。可读书过程中内在感受的触动、精神的丰富、或浅或深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语文是丰富精神生活的工具”。
正如不同语文素养的人面对同样的自然风景,他们所产生的感受和获得的享受是截然不同的。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会由于自己的阅读积累生发许多联想,这种联想能够丰富他的审美感受,而语文素养差的人来说,山永远只是山,水永远只是水。
语文的内部交流作用使精神变得崇高,感情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刻,人格变得健全。所以说,语文不单是学习、工作和交际的工具,也是丰富内在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语文人文性的内涵
黄厚江老师对语文人文性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三点。其一,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其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情感;其三,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1)语文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之一: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一个民族的母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印记,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几乎是完全同步的。语文课程承担着母语传承的责任,同时也必然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钱钟书曾说过,母语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母语,是语言学习,但又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学习母语可以同时打下精神的底子,形成文化所属的籍贯,这是学习母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的本质区别。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家,可以没有军队,但只要有自己的母语存在,这个民族就不会真正被消灭。大量历史也告诉了我们,侵略者要真正消灭一个民族,只需从消灭和消解这个民族的母语开始。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日本在“满洲国”的语言殖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母语是最最主要的渠道,也是最最理想的途径。一代代人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继承传统文化,感受母语的智慧和魅力,汲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从而为这个民族自豪,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这是语文课程必须承载的任务,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最重要体现。
学习母语,从个体来讲更多的是为了语言运用;从民族群体来说,却是为了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发展。这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语文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课程自觉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通过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程,热爱民族文化。学生喜欢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有了基本的体现。
(2)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之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情感。
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发展,第一要素是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语文作为教育的支柱性课程,必须承担这样的义务。自强不息,坚韧顽强,不畏艰难,乐生有为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母语所存在的重要精神内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在阅读与写作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是在面对生活不幸和苦难时具有顽强的生活意志,是在逆境中仍积极地追求生命的质量,是从生活的阴暗和肮脏中发现光明......
丰富的情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最直接内涵,因为它和语文的联系最为紧密。让学生学会同情和怜悯,懂得感激和报答,知道尊重和崇敬,这是做人的教育,也是语文教学本身应有的内涵。
(3)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之三: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深得读书人的推崇——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精神高度,却是我们语文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审美,不仅是一种艺术或文学的特殊素养,也不是少数人才有的禀赋,而是所有人都应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是一种生活的姿态和方式——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和人生。阅读和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阅读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文本的欣赏活动,也是一种生活的审美;写作的本质意义就是表达对生活的审美感受。
黄厚江老师说的一句话有些偏激却深得我心:你可以不做一个诗人,但做人不可没有一点诗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从没有写过诗的人,是一个精神不健全的人。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
黄厚江老师的基本观点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总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的。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如果语文教学把人文性放在首位,就会模糊它本身的学科特征,因为所有学科都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人文教育是所有学科都要承担的责任,而不是语文所独有的。语文,只有先实现了学科价值,才具有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
所谓二者的统一,就是在语文过程中体现一定的人文性:既不追求单纯的语文工具价值,也不排除语文学科应该承担一定的人文责任。但要是再追问二者实现的先后关系,则是“在工具性中体现人文性,而不是在人文性基础上体现工具性。”
所谓统一,还指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在品读优美的文字中感受到美好的春天,既提高了语言品味,又陶冶了美好情操,还激发了对生命、对时节的热爱,这不就是人文性么?
此外,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还必须要对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正确理解。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在学习的过程中保证学生主体,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不把语文教学的目标紧紧定位在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必须着眼于“人”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这三者也应该自然融合,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融合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之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健康的情感,必须融合在语文学习、语文实践的过程之中。
——读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