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回娘家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我父亲把我儿子骂哭了。
嗯,就是外公把外孙给骂哭了。这在隔代亲的世界里可真算是个新鲜事。
事情呢是这么回事。
那天吃晚饭前,老两口和我们母子俩打牌,我儿子打得起劲,便请求外公吃完饭不要出门玩,继续陪我们打牌。
吃完晚饭,外公拎着垃圾要出门,怕他溜掉(他不太情愿陪我们打牌,比较想出门打麻将),我就出主意叫儿子叫住他一起出门,正好儿子想去小吃店买完零食再回家打牌。
然后外婆一听就赶紧塞了200元给外公,说小吃店你付钱啊,外孙难得来一次让他自己付钱就不像话了。我听了赶紧说,不用不用,就让小九用自己的200元付。刚好白天外婆已经塞了他200元钱了。
于是我们3人就这么到了小吃店。
儿子挑零食。挑得有点久。我的老父亲就开始有些不耐烦了,看他拿了一堆手里都放不下,更是逐渐心疼起钱来。于是发表长篇大论开始教育起来。
他是不会直接说孩子拿得多,让他少拿点的。而是只讲大道理,以“做人要有计划性……”为开头展开论述,拐弯抹角地批评我儿子拿太多。
我儿子当然停不下手,中间还顶了两句嘴,类似“那又怎么样呢?”之类的话,毕竟青春发育期了,总也有些叛逆在身上的。
我的老父亲呢,怒气值逐渐飙升。我看着他脸色要不对,还在帮腔劝我儿子差不多够了。当然没人理我。
直到我儿子不小心碰翻了一瓶水果罐头。
这就不得了了。我父亲立刻彻底爆发,只见他双眼一瞪,脸往下一拉,就对着孩子凶起来“好了,你看你,这么不小心……”由于是方言转译,看文字软绵绵,但实际那个话的威力相当吓人,再加上我父亲本就嗓音洪亮,发怒时更是语气生硬高亢,非常吓人。
父亲虽说话不连贯,常常词不达意,但这几句骂下来,能听出一个意思“太不小心,还拿这么多,所以才会摔东西。”
这一幕,我看懵了,我站在旁边,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小时候自己不小心摔坏了碗盘被父亲严厉训斥的场面。多少次,我是又委屈又愤怒,不明白摔坏碗盘怎么会罪大恶极到父亲如此愤怒?
我麻木地看着老板娘过来扫罐头,听她说没事的扫掉就好了,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小时候的经历,更是没想到我的儿子竟然也会在这种情形下重复我的经历。
然而事情还没完,不记得父亲又说了什么,我儿子还顶嘴回了句“我不听不听”。
于是我父亲更加生气:“不听?讲这种话的孩子就不是我们家的孩子!我们家就禁止说这种话!……”
我开始气得发抖,既心疼小时候的自己,又心疼我儿子,他从小到大我都没这么凶过他,要是孩子爸这样说他,我都会恨不得上去拼命。可惜他是我父亲,我拿他没有办法。
这时老板娘在旁边说“哎呀,外孙难得回来一趟,你就随他嘛。反正你退休工资多得也花不完。”
我一听这话就觉得父亲会更生气。果然,他直接口不择言“……我不靠女儿吃的!……以后我有了钱宁愿扔街上,也不会给他们了!……”
我气得制止了老板娘想要继续开口的意图,又转身对父亲说,好了好了,内心只想尽快结束离开。
这时候我儿子终于拿好零食转过身拎着篮子来算账了,然后我就看到他两眼蓄满了泪水。一瞬间,我都眼睛一热想落泪。
结账145元,我让儿子把200元拿出来付掉了。这回我父亲倒是冷静下来了,悻悻然地想付钱。但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他扔在柜台上的钱,塞进他口袋,推了他一把说,你去打麻将吧,不用陪我们了,走吧走吧。
后来回到家,我母亲看我们脸色不对,又不见了父亲,问怎么了,我没说。我儿子自然也不会说。
我母亲看撬不开我们的嘴,骂骂咧咧就去打电话责问父亲到底干了什么。结果过了会儿回来只说,你爸也不肯说,就说了句往后可能少来去了。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觉得以后我们可能都不怎么愿意回家了。
等房间里就剩我们母子时,我对儿子说,还好我们难得回来,你不用一直跟外公相处。要知道,妈妈小时候就老是被外公这样骂呢,妈妈顶嘴的话有时候还会被打呢,可怜吧。说完我还抹了把泪。儿子点点头,没说什么。
然后我又突然想到对他说,宝贝,长大后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像妈妈这样对你的人不多,多的是像外公这样骂你,或者比他对你还过分的人,你要学会跟这样的人相处,不要去激怒这样的人,也不用太在意他们就好了。
这样一说完,我自己也很快释然了。因为我不仅从中总结出了教育意义,更是突然觉得,当我从旁观者角度去看待小时候的自己,觉得可怜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剑拔弩张的父亲,在这场一高一低的战场中,他明明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可他的虚张声势中包裹着的是无尽的孤独和伤痛。
他是家中第三个孩子,他的奶奶本想扔了他的,但可能他是男孩子就被留了下来,但留下来也没好好养,全家都没人管他,任他自生自灭长起来的。
所以,他一辈子都在寻求别人的认同和接纳,接收不到认同和接纳就会非常暴躁易怒;又一辈子都怀疑没有人可以认同和接纳他,就又异常自卑。到老了之后,这种矛盾更加不受控制。
所以,他在那样一顿输出之后,已经预想到了我们以后都不理他的情形,才会说出“往后可能少来去了”的话。因为没被爱过的人不懂得爱,他们只会用决绝激烈的对抗来表达我需要你。
好多天过去后,我想到这件事,问儿子,外公这样对你,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再也不去外婆家了?他说,没有啊,我从没往这方面想过啊。至于为什么,他也没有说。
但我已经被他暖到了。我觉得就是因为他是从小被爱着长大的,所以他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把受挫折的地方贴上回避的标签再不想碰触,以期保护自己。
他也有足够的爱,让他包容那些刺到身上的尖刺,抚平细微的伤口。
而我,这个介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中间态,曾经经历儿时被训如坠冰窟,日常怕训如履薄冰,非常了解那种强烈的愤恨的决绝的情绪,也因此有过一次实施了半个小时的离家出走,有过高考想要远走高飞的念头,在长大后不断自救自爱之后,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终于完成了蜕变,接纳了儿时的自己、也接纳了这样的父亲。
我们家用三代人消化掉了第一代人在儿时遭受到的忽略和虐待创伤。
而今,令我感动的是,我常常能感受到被爱的孩子散发出来的稳定情绪和能量,我付出的爱,也最终反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