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怀翔
近年来,海原县注重从源头储备、管理监督、专业化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
注重源头储备,时时有效补充,才能始终保持一池活水。拓宽选人视野,突出战略谋划,着眼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动态更新信息库。建立以35岁及以下干部为主体的科级后备干部库,按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及选调生重点培养对象分类储备,通过党委推荐和组织提名等方式,结合政治素质考察结果和年度考核结果,实行“优进绌退”、动态管理,全县总量基本控制在100名左右,保持年轻干部信息库常更常新。打通跨领域交流渠道。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主动参与区市县融合交流,促使专业性较强领域的干部在区、市、县之间双向交流。通过内部轮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对干部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持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立足我县“一主四特”产业及民生事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工作“五大专项行动”,以更大力度健全完善人才政策、强化人才载体建设、落实科技特派团“揭榜领题”、产业人才“帮帮团”等务实举措,及时发现储备综合素质好、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从严开展底数摸排、招考招聘、联系走访、回访座谈,将表现优秀的干部纳入培养名单统一管理。
加强管理监督,强化自我修炼,才能讲好规矩、守好底线。年轻干部经历不足、缺乏艰苦环境和复杂斗争考验,需要各级党组织严格管理、精心爱护,才能帮助他们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加强思想教育。持续实施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两大工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列为全年干部教育主体培训“第一课”和“必修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通过在“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年轻干部能力提升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廉政教育体验式学习,不断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自己,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日常管理。坚持把干部监督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平时考核、学习培训、调研考察等不同情况下,深入了解年轻干部实际表现,及时发现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用好提醒函询诫勉措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拓展观察空间。实施“严管+厚爱”的育人理念,软性激励与刚性约束双管齐下,提供细致入微的人性化管理。通过谈心谈话、专项调研、年度考核等方式,深入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全方位近距离接触观察,广泛倾听干部群众、服务对象、周围同事等知情者意见,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年轻干部的工作生活状态,在具体事例中识别年轻干部的思想情怀。
注重专业化能力提升,多措并举培养,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勇于担当时代使命,就要有担当的本领。为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年轻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专业素养。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六大提升行动”等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提升年轻干部“七种能力”,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干部群体、不同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年轻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等方面培训,推动干部学精专业理论,提高专业能力。注重一线历练。树立“注重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严肃规范抽借调行为,保证基层人员工作力量,持续跟踪了解借调到上级部门单位返岗人员工作安排、食宿问题、心理状况等情况,确保年轻干部在基层安心历练。坚持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巡察一线等急难险重岗位实践锻炼,安排15名选调生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任职锻炼、开展国情调研,安排17名优秀年轻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让年轻干部真正扎根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求实变。内外互补培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线学习、自主选学及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等形式,激发年轻干部自主学习的热情。近年来,通过“西部之光”“基层之星”等平台选派20名专业技术类优秀年轻干部到区、市行业部门(单位)进行专业对口的交流研修深造,促使年轻干部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