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八一节前夕,我快马加鞕创作了短篇小说《致敬同桌的你》,其中塑造了郁波这个高大的军人形象。
这篇小说的素材取材于我家亲戚和我的同学。我家的亲戚是军校生,1986年去了越南战场,上前线前的那个晚上专门到我家来,把情况告诉我,他不敢直接告诉他父母,万一出事了,再由我转告。他同学为他牺牲也是真事。当年,在单位里也组织过报告会,听老山前线回来的英模做报告。
在八一节前夕,我把脑子里凌乱的记忆加工整理进行编织,写进我的故事里。
雨天在街上遇到我同学,同学写纸条,我被老师批评,男生把大肉虫子放进我位子里,坐车男生让座,讲物理题,高中毕业后,同桌和男生班长到我家来玩,这些都是真实的。但我和同桌并没有像小说中所写发展为恋人关系。
八一前的几天,我想到这个故事,很快就进入了创作状态,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初稿,写得算比较顺利,当时完成时是近万字。
这篇小说是我专门为“重器”专题写作的,小说表现了军人的大爱情怀。
小说中的郁波上初中时并不突出,他除了物理成绩还不错外,在方婷的眼里,他几乎没有太多的优点。上了高中以后,郁波有了很大变化,性格比以前开朗了。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对他的影响更大。
郁波的成长轨迹,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部队的培养。
或许是这点没有在小说中特地点明,但是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思想的成熟是离不开环境的。
郁波的爱,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表现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国家的爱。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前方战场需要医务兵时,郁波主动申请参战,为国效力,这是军人崇高的情怀。
二是对战友的爱。当同班同学周强替他顶班而牺牲后,郁波信守诺言,主动承担起对周强父母的照顾。郁波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用战友的生命换来的。他每个月将自己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寄给周强父母。这不仅是信守承诺,也是对牺牲的战友最好的怀念。
和当过兵的朋友曾经聊过“战友情”这个话题。朋友说,那是生死之交,是一辈过命的交情。所以我把它写进我的小说里。
三是对方婷的爱。郁波对于方婷的感情,从初中时就已有了朦胧的感觉,但是方婷的高傲让他却步。那时,他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方婷的好朋友雪梅。或许他想曲线接近方婷。但他与雪梅的恋爱是不成功的,两个人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找不到交叉点。
当战事来临时,在生死考验面前,郁波一下明白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在那个雨夜,他专程到方婷家与方婷相见,与方婷拥抱,他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郁波与方婷有过一段时间的通信,这是两个人心灵相通的开始,也是他们的相互鼓励。郁波在信中没有和方婷谈情说爱,是因为他知道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把对方婷的感情埋藏在心里。
当他负伤以后,他选择了放弃与方婷的相爱。他想给方婷一个完美的自己,但他已经做不到了。
郁波对方婷的爱是纯洁的,没有丝毫的占有欲,而是处处替方婷着想。
在郁波的身上表现出一个军人的责任和担当,表现出一个男人的胸怀和真爱,更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还有在作品中,我想表达:生活是一条奔腾的大河,人一辈子或许会遇到许多美好,但转瞬即逝,错过的可能比抓到的还要多。遗憾,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情。
有一部话剧叫《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每个人都是从青葱岁月走过来的,那些人,那些事,值得回味和记忆。
这篇小说8月9日得到非村伯乐的推荐,有不少简书友友给我留言,有些留言让我感动。
一位名叫“咬文嚼字”的友友说:
爱情的美好,就在于它的神秘。学生时代朦朦胧胧的爱,只是单纯的喜欢。一场突发战事,让两个人的心走到一起。但战场的残酷,又让男主人公做出痛苦的抉择,不是为自己,是为牺牲的战友,更是为心爱的女人。男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和大爱情怀,让所有读过文章的读者深受感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又多少英雄不怕牺牲为国捐躯,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在传颂。一位快要牺牲的战士恳求身边的护士最后抱他一下,这位年轻的护士含泪答应了英雄的要求。这样的真实故事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怎么能不动容感怀?主人公郁波只是千千万万英雄中的一个。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爱情,都因一场战争发生了改变,爱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散文化的叙事风格,让故事增色不少,超赞支持伯乐好故事。
(注:目前我已不再担任伯乐了。)
一位名叫“率性自由的红穗”的友友说:
好感人,看哭了……
郁波是个顶天立地、正直无私、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在他爱的字典里,爱不应该是拖累,而是成全,他对方婷的爱是高尚而纯粹的!他对阴差阳错牺牲了的战友周强父母的照顾,也体现了战友间的深厚兄弟情谊!郁波是个好人,愿他的余生被岁月眷顾,安康幸福!超赞阿斌的感人佳作!
一位名叫:“喜之悦之”的朋友说:
读这篇文的感觉,朴实的语言像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流进心里。为方婷的错过遗憾,更为郁波心痛。这长长的一辈子,不畏牺牲,为国尽忠,情深意重,为友尽孝,唯独委屈了自己。把深爱埋在心底,心动过,憧憬过,最终只能与心爱的女子遗憾告别。郁波是个好男儿,军人的坚强无畏,让人敬佩,对方婷的痴恋柔情令人感动。向英勇的军人们致敬!
到昨天(8月10日)晚上12点我共收到38条评论,也有朋友私下和我说,她是流着泪读完的。
这种与读者的互动让我感动,一部作品,能够打动人心,说明创作是成功的。
这两天,我一直思考“什么是好作品?”
在我看来,好作品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好作品能够打动读者。好的作品一定是在字里行间充满人间真情,在阅读体验中能够走入读者的心里,让读者在阅读时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走向,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情。
二是弘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审美价值是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文艺作品的功能在于弘扬人间美好的事物和鞭笞人间丑恶的人和事。在我的作品中以前者居多,我愿意将美好的人和事呈现给读者。
三是语言自然朴实流畅优美。阅读是一种放松,要用自然朴实流畅优美的语言表现作品。在读者阅读体验中,让读者感受到美。
当然,如果从文艺理论的角度,专门论述这个问题,还可以写出不少。
感谢伯乐推荐,感谢读者们的阅读、点赞支持,感谢读者朋友的评论。
努力创作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附:《致敬同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