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抓娃娃》不是喜剧片,是部“恐怖片”,但我却觉得它是部现实片。当然电影为了喜剧效果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多少反映了中国式教育的问题。
电影有点像《楚门的世界》,整个生活都是给一个人量身打造一个虚假的世界,让他从记事起就生活在被设计好的情境之中,而且失去了所有隐私,所做的一切任人观看,任人摆布,甚至连他的情感、表情都要被分析。
他父母的生活是伪造的,奶奶是花钱雇的,邻居也是花钱雇来的,连你发小和你之前分离的记忆都是人造的。
父母的整个生活目标为了就是让“马继业”在穷养中考上“清北”,其实我们现实中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多少父母都盼着自己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北,看看每年暑假去“清北”游学的人数就知道了。
其实,影片中的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就曾经听一个家长分享,她为了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她每天也拿着一本书陪孩子在图书馆泡上五六个小时;我也见过一个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不住别墅一家挤在老破小的学区房里面;有的家长甚至为了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甚至规定晚上全家不能看电视;
就连新闻也有报道,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高考,亲人的死讯都要等到高考后才告诉ta;还有一些教育机构搞什么城市一元生活挑战赛,让孩子体验吃苦与感恩。
据说大城市中有钱的父母为了小孩据说要花几百上千万在小孩的学业上的不在少数,而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也有父母准备花500万让他们的小孩可以顺利到国外就读,而为了小孩读书“孟母三迁”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了——中学搬一次家,高中再搬一次家。
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甘心吃多大的苦都不在乎,为了孩子的学习自己花再多少时间假装都不在乎。显然,这是一部让观众在笑声中反思“中国式教育”的对错问题。
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在于,这一切只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想法,一厢情愿的以为穷养孩子能成器,以为考上清北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以为情景教育最生动,然后他们唯一忽视了却是孩子的内心想法。
影片中从他们一开始让IPAD进水让他放弃打游戏的念头,到让他双腿诊断有病让他放弃上体校的爱好,再到让青梅竹马的同学提前招录到艺术学校,因为奶奶打球暴露就让他离奇“死亡”了,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问过孩子的想法,考虑孩子的感受。
父母想要进行“财商教育”、“挫折教育”、“孝顺”、诚信等等,但他们独独忽略了把他们的小孩当成平等的人和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他就没有被当成一个人对待,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工具。这个工具应该体恤父母,品学兼优,名校毕业,然后继承家业。不知道“马继业”后面如果真继承的家业,他还会考虑下属的感受,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这个世界的感受。
最大讽刺的事,直到最后影片结束,孩子因为还有“童年阴影”而在跑步的时候依然选择去捡垃圾,父亲依然没有反思他们教育的问题,仍然想着前面两个娃教育失败了,继续生更多的娃来做他们的实验品。或许这也是讽刺许多做错事的家长依然没有反思,没有道歉,只知道狡辩和道德绑架,死不悔改。
这部片跟前段时间黄渤演的《涉过愤怒的海》的内核是一样的,一个父亲痛失独生女的愤怒,千里追凶最后凶手发现竟然是多年前的自己。其实这些都是父母的自我感动,就跟马继业走向了外面真实的世界,马成钢还在反问说孩子“你也操控了我们的生活”。看似付出很多,实则单向奔赴。
确实,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孩子容易娇生惯养,但强行的苦难教育真的会有效吗?上名校确实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但为了成绩放弃一切不相关的兴趣爱好娱乐真的值吗?孩子不懂事不一定能做对决策,但为了孩子不吃苦替孩子做好所有的选择真的是“为ta好”吗?
所有教育的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因为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只待每个家长去摸索,去反思,去改进。
每天分享一个我正在学习并觉得有用的认知或例子,欢迎关注。如果今天这个认知或例子对你有启发,欢迎给我点赞或转发。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的第179天/1000天,早起第1370天,最近正在阅读《全情投入》,很多理念来自《富足人生社群》课程的复述,欢迎加入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