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一个名声很好的君主,他把秦国带上了强盛。秦穆公做到了一个以德治国的君主。这篇文章主要以其木工打的三场战役和他的政治作风来分析秦穆公。
秦穆公有大国气概,一次晋国闹灾荒,向秦国借粮。秦穆公答应了,动用了很大的的国力力晋国赈灾。不久,秦国也闹灾荒,秦国就向晋国借粮。没想到晋国翻脸不认人,竟趁秦国饥荒来攻打秦国,结果比较意外,秦国不但没有败,还反而生擒了晋军(由于秦穆公之前有恩于一批强盗,这时秦穆公遇难,这群强盗就充当士卒,把晋君生擒了。)得到晋君后,秦穆公以晋君为质,把晋君安顿好。之后再把晋君送回晋国,赢得人心。然后晋君就把秦国一直眼红的河西之地献给了秦国。
除此之外,送公子重耳回晋的事也是秦穆公做的,这赢得了人心,秦国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形象,秦穆公是个会得民心会搞旗号的君主。
之后,秦穆公助晋围郑,秦穆公不知道灭郑对秦国无利,中途返兵。不久,秦穆公复征郑国。老臣劝阻,秦穆公却仍然一意孤行。最后,灭郑的确不利,将领不灭郑反而灭滑(晋边邑)(必须要有军功才能回去)。这是这是秦穆公的行政问题,这件事处怒了晋国,就趁秦国战线太长,在崤山袭秦,秦大败。三员大将被擒,几乎全军覆没,国力受损严重,“崤之战”对秦国损失严重。之后,由于重耳的妻子是的秦人,她可怜秦国被俘的三将,就告诉重耳秦穆公怨恨三将不如把他们给秦穆公,秦穆公会杀掉他们。重耳就还三将于秦。秦穆公向三将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当众做自我检讨。(《秦誓》)此后秦穆公励精图治。他虚心向老臣请教计策最终打破了西戎,恢复了国力。报了国仇把晋人都打怕了。
秦穆公不是一个有谋略的君主,他也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但是他却把秦国带向了一个强盛时期。秦穆公也不怎么会打仗,在晋国趁秦饥荒攻秦时。他一次率军出击,竟然被晋军围住,差点被擒。他的政治主要是以德支撑的,那群“强盗”救了他。得到晋君后,没有直接以晋君逼迫晋国给秦割地,可而是把晋君先送回去,他不知道晋君会不会给他回报。但是他还是把晋君送回去。果然,或许由于舆论的压力,晋国把河西之地给了秦国。从秦穆公的两次发郑也可以看出秦穆公不懂军事,《秦誓》也更彰显了他以德治国的特点。秦穆公是一个以德治国的明君,但是他不通晓政治计谋。不过即使这样,他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因为他得人心。(这是基础)
完美的政治应该外有仁义内有权谋。秦穆公有其一,国家也就治理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