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与人和谐相处,古人常说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一状态的完美融合。敬天礼地,重视四季节令变化,并因之而产生各种顺应节气的生活、饮食、习俗,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大特色。
2022年的北京冬奥开幕式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设计,让国内外网友赞誉:这才是属于中国的浪漫。二十四节气显示出中华民族对天气气候的准确观察,是传统文明与智慧的结晶。《读给孩子的时令美文》是一本以文字为桥梁,引领孩子们在名篇大家的经典里触摸自然,感受世界时节之美的绝佳文集。
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来划分季节气候变化的方法,把太阳运行一周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读给孩子的时令美文》也精选了15位散文大家的24篇节气美文与之呼应。一个节气,对应一篇节令美文。在隽永的文字里,万物有情,四时更迭。全书弥漫着淡泊宁静的悠然气息,丹青水墨点缀其间,让读者在观察时节、物候变化的同时,也能得以身心浸润天地的从容之美。
文学作品中,在诗人作家的世界里,自然从来都不是纯粹的自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人心的折射,是生命的象征。《读给孩子的时令美文》精选的24篇散文,除了与时节呼应外,也与其作者的文笔风格,生活经历、物华风貌有着密切的联系。
01 物候景致中的情感意趣
惊蛰时节,气温上升,天气回暖。此时春雷开始震响,地下蛰伏的各种动物也开始苏醒蠕动。鲁迅的《风筝》在作者笔下也出现了两种对立,一是当时鲁迅身处北京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严冬和他记忆中故乡的春景,一是回忆中不近人情绝对权威的自己和稚气弱小的弟弟。在作者自我的批判中,我们看到的是透过风筝传递出的尊重儿童个性发展的反思。杨朔的《荔枝蜜》、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冰心的《腊八粥》等都从物候景致中传递出浓浓的情感意趣。
02 独特审美中的特殊情感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大暑是夏季最后的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茅盾的《雷雨前》则通过夏日一场雷雨前的生动描写,将打破黑暗现实的勇敢和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国文学的传统偏爱柔美,婉约,淡泊,但像雷雨这种急剧而又带点暴力的意象,并不在通常的审美范围之内。茅盾笔下的雷雨,以及关于巨人的比拟,尤其文末的强烈的呼唤,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也是一改传统的悲秋情绪,以舒展明朗的心境,去细细品味秋天的凋零之美。这些独特审美中的特殊情感往往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冲击体验,印象深刻。
03 烟火人间的书香雅致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当从宏大的叙事结构和主题中退出来,目光投向当下平常人的节日生活、饮食、习俗,日常的点点滴滴烟火升腾,在散文大家的笔下娓娓道来,就开始书香四溢别有韵致了。
这本书中选了多篇汪曾祺的作品,《故乡的元宵》《昆明的雨》《端午的咸鸭蛋》《贴秋膘》等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饱满的生活趣味,以及简约质朴的民风民情。除此之外,丰子恺的《清明》,俞平伯的《打橘子》等,既抱怨着又欣喜着,在既复杂又细腻的情感中,一如孩童的小小心思,不得不慨叹作家们的赤子之心。
时令,是中国人恒久的关切。四季有时,时节有序。当24节气与24篇精美的散文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的就不再只是时令节气里的景致变化,还有浸润着传统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