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霾,心情本应不好;但下午冥想16分钟、打字阅读一小时后的我,乘坐滴滴周五下班高峰堵在路上的时候,恰好可以回顾一天的工作内容,戴着口罩、头稍依靠着拉下的车窗,既能防霾,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回到家,小儿呼来相拥,心大为舒畅。
新学了一个名为“林迪效应”的概念,出自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这里的关键,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定义,以及在这一定义下去判断该事物是否有消亡的属性。
比如,人是什么? 人有着物理属性和基因属性的定义。若按前者,人是必然消亡的;而若是基因属性来定义人,人是不会消亡。因此,不会消亡的基因属性的人,获得越长,可以倒推出其基因的预期寿命,是更长的。
书是什么?纸质载体的书籍,可能被电子形式替代,是会消亡;而作为信息来定义的书,是不会消亡的。而信息属性的书,多存在一天,就越证明信息本身的预期寿命,是更长的。
这两个例子的共同点,是在判断是否消亡这一点上:几乎是载体可消亡,壳可以随时换;而内在的信息属性,是稳固态地流动存在,因此不会消亡。
每天花30分钟,预测一下明天或下一周可能发生的、而大多数人没想到的事
手机里的信息看多了,哪怕是所谓的洞见,深度好文,也似乎容易把人带进“浮于表、不走心”的坑里。久了之后,看啥都不耐烦了。
一个小测试:把手机的朋友圈停用一天。
我——设置——通用——功能——朋友圈——停用。
写下这一天的感受,努力试着写出没了朋友圈之后的心理变化的细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