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今日的中秋不是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让人不免有些伤神。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吃月饼和拜月都是节日的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拜月祭祀表达对月的崇拜。还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必备佳品。
说到月,自然就离不开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
也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祭月代表世人对月亮的崇拜,赏月代表世人对家人的相思,当今的社会,有很多的人背井离乡,出外打工,中秋的月虽然还是那个月,或者生活条件也是更胜从前,但是小时候的那份欢愉和乐趣却不复存在了。月是故乡明,可是家乡又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