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应该算是一个起点,不过这个限定应该以“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划界。中国旧传统文学有长篇历史小说,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范式。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在长篇历史小说这一领域几乎可说是空白,鲁迅曾准备写《杨贵妃》,却最终未能去具体实践。陕西士绅李鼎铭的侄儿写过一部以李自成事迹为题材的小说《永昌演义》,但类同旧体,写得一般,读者甚少。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兴起了一股长篇小说的创作高峰,创作了数部后来被称为“革命史”的长篇小说,但真正地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却很少见,只产生了《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这样的短篇小说,而姚雪垠则在1957年开始了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创作。他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动笔对他意味着什么,1957一1999年,这将是一个长达42年的创作与成书历程,《李自成》最终将会是一部5卷本12册、篇幅高达320万字的超长篇巨制,成为展示明朝灭亡前后8年的社会历史的宏阔画卷。
1.1
范式开创与仿效认同
姚雪垠当时的创作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1957年他被错划成右派,在武汉被下放郊区劳动改造,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译成日文后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但在国内,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第一卷出版后虽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却很快在“文革”中被判为大毒草,姚雪垠曾经谈到一些肯定过《李自成》的领导干部大都有一条罪状,包庇老右派姚雪垠,吹捧大毒草《李自成》。70年代《李自成》的写作曾遇到很大的阻碍,结果是逆境中的姚雪垠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在特殊关照下,姚雪垠去了北京,《李自成》的创作得以继续顺利进行。1976年《李自成》出版了第二卷,1978年出版了第一卷修改本,小说在社会上获得了巨大的反响,《李自成》第二卷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不仅对《李自成》是一种肯定,而且对姚雪垠的创作也是巨大的鼓舞。
姚雪垠写《李自成》,实际上是开创了一种长篇历史小说的史诗范式。对姚雪垠来说,他对历史小说的创作是开创性的、探索性的,很少有可以进行参照的现当代读本,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探索,边写边总结,这种写作之慢也是可以从他创作延续的时间中去做出判断。由于《李自成》在当代文学中是创作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并且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读过《李自成》的人很多,对后续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肯定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读者的阅读,也会起到一种参照比较的作用。事实上,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李自成》的写作范式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诸如姚雪垠的创作历史观与题材取向上,他是认为李自成的起义造成明朝覆亡与满族入主中原,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在人物塑造上,姚雪垠把李自成看成是农民起义英雄的代表人物。在塑造李自成的英雄形象时,虽然在事迹方面基本上是根据本人的原型,但也将中国古代其他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才干集中到他的身上。为使李自成的形象更加典型丰满,更加英雄化,姚雪垠往往虚构了许多生动的情节,会根据人物所处时代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去刻意地设置一些历史困境与典型事件,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命运在生死荣辱、大起大落和进退失据中得以多角度的展现,在对其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揭示中,强化对人物理解和认知的深度,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超史实地对撞关大战的渲染。在小说结构上,《李自成》的多条线索主复线推进的结构,几乎成为后来的历史小说的主导式结构,还有在小说的叙事中加进大量拟真的生活化风俗化的历史场景描写等等,甚至在小说开头先铺叙整体局势,再从第4章让李自成亮相,并且不从他起义开始起笔,而是切入崇祯n年撞关大战来写人。《李自成》的这些创作路数,被后来的许多历史小说作家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地认同和仿效。以至于一时写农民起义领袖成为风气,英雄主义统摄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主导潮流。
姚雪垠当时是在湖北文联,他的创作对湖北作家的影响就很明显,杨书案早期写黄巢起义的《九月菊》,从题材取向和写法技巧上都对《李自成》是一种仿效。熊召政的《张居正》,是写将相历史小说中上了百万字的宏篇巨制,虽然写法有些不同,但骨子里还是能感觉到其所受到的影响,如打造恢弘的长篇历史史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借助历史人物的得失荣辱对当代生活提供喻示等。
1.2
历史观与宏大叙事
二十世纪60年代以降,对历史小说创作直接起着导向作用的,是毛泽东提出的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学说,这为今后相当一长的一个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奠定了基本的基调,历史小说关注的是政治历史的伟大创造者和推动者,和宏大的历史发展主题,着重表现的是对历史进程起过影响作用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突显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所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这成为一些作家选择书写对象的基本选题框架,也成为一部分历史题材小说图解历史时所秉持的政治观念。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可以看到这种“历史发展动力说”的历史观的影响,从他发表的一些言论来看,他是把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看成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的,认为李自成的起义造成明朝覆亡与满族入主中原,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而且他把李自成看成是我国旷古未有的农民起义英雄的代表人物,把塑造农民起义英雄的形象,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他认为李自成能有百万大军跟着他前赴后继,就不能把他描写得和当时的普通农民一样。所以《李自成》第一卷从第四章开始写李自成,写崇祯n年的撞关大战占了n章,以精彩惨烈的战斗场面来展现农民起义军的英勇,把被统治阶级当做“流贼”看待的李自成,把《明史》中记载的悲观得几乎要自杀要靠占卜鼓舞将士的李自成,刻画成一个高瞻远瞩、乐观昂扬,作战勇猛的农民起义英雄。姚雪垠是带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和期待,来完成对李自成的塑造的,通过撞关南原大战、秘密策反张献忠、商洛山苦心经营等情节,有意地对这个人物进行着全面的提升,将他打造成一个具有大胆识、大智慧、大气魄,而且关心农民群众,与起义军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大伟岸的闯王形象。
《李自成》是姚雪垠的历史观的最直观的文学演绎。由于将农民起义视作是历史的推动力量,所以这一时期描写农民起义和起义军英雄就成为历史小说创作的主导倾向,而对政治主题的寻找和表达又超过了人物。这种在“动力论”、“阶级论”掣肘下的选材的价值取向,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小说主题延续了很长时间,姚雪垠在60年代出版的《李自成》是个开始,特别是他所塑造的李自成这一农民起义英雄的成功,无疑对后来者是一种引领和启示。实际情形也是如此从《李自成》开始,这种题材选材取向就一直统领着中国大陆文坛,在70年代末形成一个创作高峰,其尾声近乎到了80年代中期。我们从创作的线性历史景观和文本积累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发展向度,如其后发表的杨书案的《九月菊》、《长安恨》(黄巢),蒋和森的《风萧萧》、《黄梅雨》(王仙芝、黄巢)、郭灿东的《黄巢》、刘亚洲的《陈胜》、凌力的《星星草》(捻军)等等。尤其是写太平天国的长篇小说层叠而出,像顾汉光等的《天国恨》、《大渡魂》,张笑天的《太平天国》、李晴的《天京之变》、鄂华的《翼王伞》等等,直到80年代中后期,历史小说在创作观念上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转而将帝王将相置于历史舞台的中心。进入90年代后,中华历史上的文化精英人物因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逐渐成为作家所关注的重点。
1.3
小结
《李自成》在小说创作观念上,总体趋向于“大时代、大悲剧、大背景”的基本思路,从毛主席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就可以看出,姚雪垠从一开始就明确地做了《李自成》写作的宏大规划,是一部大制作,所以必然要采用宏大历史叙事的方式去完成。虽然是写李自成,总要刻意地去挖掘其历史作用,展示其叱咤历史风云的英姿,重笔渲染和生发他在历史坐标上所创下的功业。既然是宏大叙事,就要占据较高的历史制高点,全方位地去俯瞰特定的大历史时代,全景式地展示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带动起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揭示这一时期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观照李自成的成败命运和农民起义运动的规律时,力求体现深刻的历史哲学思辩精神和当代的现实寓意。这对后来的历史小说创作形成一种潜在的影响,使得作家即使不是写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那怕是些小人物,也同样注重挖掘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体现出很强的社会功利性。
作者:蔚蓝
来源:知网
声明:所有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擅自商用,本文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