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喧嚣与骚动的国际大都市生活,不免时时憧憬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慢生活,思绪也经常回到了我的故乡。在我的记忆中,那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承载了我的妙曼童年。
有一天,女儿送回老家过暑假,我闲来无事,乡愁又开始恣意生长,脑海中渐渐浮现儿时的暑假生活,便随手在纸上写下了一些词语:
知了、荷叶、青蛙、稻草堆、太阳、萤火虫、山峦、老牛、栀子花、池塘、泥鳅、过家家、燕子、杨柳、屋檐、雪人
写着写着,脑海中的画面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仿佛童年那一帧帧生活画面就发生在昨天,记忆瞬间激活,我的乡愁如决堤的洪水,堵在胸口,一发不可收拾,眼眶湿润之际,我以飞快的速度写了一首关于童年的自由诗,算是好好发泄了一番:
儿时,是真的很无聊
太阳爬过了柳树梢
妈妈的饭还没烧好
只好呆愣愣地望着屋檐下的光影
一寸
一寸
屋檐的影子怎么挪得越来越快了
整个院子都铺满了
原来太阳快落山了
树梢的知了叫得更欢了
儿时,是真的很无聊
大雨滂沱
妈妈说你不听话
天公老爹发火了
只好傻愣愣地望着屋檐下的水圈
大豆般的雨滴
狠狠地砸向地面
把水圈砸开了花
一圈一圈的水纹
荡漾了时光
儿时,是真的很无聊
听说山的那边
不再是山
也许是一个童话乐园
可是,怎么也看不到山峦的尽头
只好爬上高高的稻草垛上
一只绿皮白肚青蛙爬上了池塘的荷叶
一个纵身
吓跑了一滴滚圆的露珠
诗歌很长,没有摘完整,基本上写全了我脑海中浮现了那些画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写完花了不到二十分钟。
人的大脑擅长脑补,比如词序颠倒的语句并不影响我们阅读,因为文字会帮助我们生成画面,也就是心理学说的表象。我能够很快利用这些关键字串成了一幅幅儿时的画面,然后很快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画面翻译出来,这是我非常擅长的事情,毫不费力,好似画面直接跳到了笔端。换句话说,我擅长用文字来表征表象,这类人往往是文字型,喜欢通过阅读文字来学习知识。
并非每个人都这样,有的人不善于用文字表征,尽管画面鲜活,但就是不能形诸笔端。不过,有的人擅长把表象翻译成声音,那就是说出来,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告诉别人他们脑海里的儿时画面是怎样的。有的人常说,什么事情一说出来就明白了,越说越清晰,越说越能说,这类人喜欢通过听来学习。
还有的人可能擅长于用行动来翻译表象,这类人擅长于行动和实践,也许他不会说不会写,但操作起来丝毫不差,甚至能做得比脑海中想到得更好,这类人动手能力强,往往通过实干学习。
引申开来,画家把自己的表象形诸绘画,音乐家把表象形诸乐普,诗人把表象形诸诗歌,实干家把表象形诸行动,每个人都有认知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也形成了不同的学习风格。
这些不同的认知方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再加上人的联想,就成了发散思维。我擅长写散文,就是基于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引出发散思维, 是因为我想从脑科学和认知学的角度拔高发散思维在孩子和成人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的学习有一个误区:认为学习越专注越好,深度思考越多越好,逻辑思维越多越好。其实,发散思维与专注思维和深度思维应该并驾齐驱,至少不应该否定发散思维对学习的好处。
人的精神有高亢,也有低落,大脑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集中思考状态,真正的专家,在从事集中思想的工作时,一天最多也只能工作 4 个小时而已。对孩子来说,连续做四小时的集中思考可能更容易脑疲劳。在苦苦思考某个问题很久却得不到答案时,不妨改变思考策略,放松大脑,采取发散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由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作为与创造性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思考方法而提出。人们在这种思维活动中,不受任何框架的限制,充分发挥探索性和想象力,从标新立异出发,突破已知领域,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再把材料、知识、观念重新组合,以便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从而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仅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直觉思维,它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推理,而是凭着个人的直观知觉对事物和现象做出判断。(认知心理学,何华编)
脑科学认为,人脑并非像电脑一样进行线性或序列思维,它的思维是多面的,发散性的。
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者思想——都可以作为一种球体表现出来,从这个中心球体可以放射出上百万只钩子,每只钩子代表一个联想,每个联想都有其自身无限多的连接及联系。你已经使用到的这些联想,可以被认为是你的记忆、你的数据库,或者你的图书馆。(思维导图,东尼·博赞)
东尼·博赞倡导的思维导图就是根据大脑放射状信息图谱研发的一种发散性思维途径。
发散思维有两个要领。
第一是要放松。当大脑疲惫到转不动的时候,发散性思维可以接过专注思考的棒,大脑此刻可以停止高度集中和绞尽脑汁的思考,只需要放松下来。认知学有个概念叫“认知上的平静”。人们在感到紧张,生气或孤独的时候,很难学到任何东西,因为当各种情绪涌入大脑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进行思考或反省。当我们平静下来后,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思维进入进入“酝酿阶段”。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发发呆,冥想,或者利用思维导图,写出你想到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想法。你无需考虑这些想法之间是否有严谨的逻辑关系,也无需担忧某个想法是否荒唐可笑。
第二要联想。
思维导图认为,我们从小到大在课堂做的线性笔记与大脑的工作原理相悖。单一的线性笔记让大脑感到单调,因为线性表达内容阻碍大脑做出联想,特别是表单式的笔记,总会让大脑产生“快要完了”,“已经完毕”的感觉,这是人脑的格式塔效应。思维是发射状的,不应该终结于笔记的最后一行。联想摆脱了确切的逻辑推理,不受任何框架的限制,每一层联想又可以引发新一层联想。当你的联想越来越多,不同想法进行组合的概率更高,也更有机会发现某些看似毫无联系和内在逻辑的信息。
芭芭拉·奥克利在《学习之道》中利用“弹球机”对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做了一个类比和比较:
专注思维
发散思维
大脑区域
前额叶皮质区
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
思考方式
想法排布得紧凑而狭隘;
常常运用熟悉的已掌握的概念;
想法分散
神经通道
有些神经通道的路径更宽;有些路径因为是全新的思维,从未踏足
神经通道的路径宽度更均匀
与答案的距离
与答案距离遥远,因为答案藏在极少经过的路径里
想法随机行走在各条神经通道,更容易靠近答案
(注:神经有用进废退的功能。当一条信息或者想法在脑细胞之间传递时,就建立了一个生化电磁通道,每产生同样的想法一次,这个通道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就像在丛林中清出一条道路,第一次费劲,第二次就容易多了。重复很多次后,这条通道就变得又宽又平,越宽就越容易吸引同样的想法再次经过这条通道。所谓大脑越用越活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发散性思维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发散思维虽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途径去思考问题,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容易迷失方向,不能确定最佳方法,有时甚至会引起思维混乱。因此,最后还必须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找出符合目的或要求的最佳方法,这就要靠专注思维。
所以,发散性思维是为了在大脑疲劳时,切换思考频道,为大脑养精蓄锐,也为发起新一轮专注思维提供养料。
我自己就是发散性思维的践行者。我大脑的亢奋时段大致为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所以我把最难啃,最需要动脑筋的动作放在这个时段进行,比如写工作总结,制作培训材料,做深度信息检索等等,因为这些工作需要大脑进行深度的逻辑推理,要运用高级思维模式。下午三点开始,大脑基本上做不了这类高强度脑力工作,我就开始阅读,或者给自己半小时时间发呆,整理思绪。也常常选定一个工作话题展开联想, 利用思维导图做发散思维。很多时候,我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总能在发散性思维中得到解决。
在写关于经验的那篇文章时,尽管我脑海中能搜到许多关于经验的理论,比如知识管理就有经验管理工具,也想到了隐形知识,但总是难以形成一个明确的写作思路。经验如此司空见惯,但要下笔却感觉如此陌生。想了各种思考套路,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比如“以小见大”,从小故事着手,引入理论,但苦苦挣扎近一个小时,依然没有收获。偶然想起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于是决定放弃做整体性思考,改为零散的发散性思考。
拿起笔和纸,随心所欲,想到哪写哪,想写什么写什么,我突然文思泉涌,一条条想法迫不及待地冒出来:
我想到跳槽,每一次跳槽都是一层经验,每一次跳槽后我都总结了一些自认为适用的观点;
我想到了古人的经验,比如原始人雨天爱睡觉;
我想到了刻舟求剑的故事:那个傻傻的楚国人是不是在调用过去的经验?
我想到了一些关于经验的谚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想到了许许多多关于自己的经验……
几页纸写下来,我发现原来可以有这么多观点,这么多故事,这么多理论可以写,原来把这些七零八碎的材料整合到一个有条理的框架里并不难。我一开始就极力寻找那个框架, 反而找不到。往往是这样,如果一开始给自己提很高的要求,往往开不了头,什么也做不了,而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反而容易许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发散性思维对孩子的最大启发意义在于:大脑疲惫时,不要再做无用功,该放松就放松,当下的放松是为了未来的高度集中。周末就应该放下书本,阅读,看电影,从生活实践和娱乐中寻找思维灵感,实现知识碰撞。发散思维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劳逸结合,大脑才能高效工作。
对家长和成人的启发在于:摸清自己的大脑工作规律,把难做的工作放在大脑的黄金时段。另外,发呆时间也是最适合做反思和回顾的时间,工作的痛点难点也许在发呆的时候产生灵感。不妨就着咖啡,闭上眼睛好好品味,与大脑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