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题目,凸显重点
——评王巧红老师的《女娲造人》
韦法初
王巧红老师执教的《女娲造人》,紧扣课题,推动教学进程,在与学生与文本与单元主题互动的过程中凸显出重点——想象。
一、教学切口的适宜。王老师先让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读题目的同时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七嘴八舌后,师生共同提炼出三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女娲是怎样创造人类的?女娲造出的人是什么样的?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便完成了对故事情节的初步感知。“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的写作模式恰是学生文本写作所需要,这种抽象出来的经验对学生的读写很有帮助。
二、人文主题的突出。初步感知情节后,王老师便把教学重点放在神话的想象上,这也是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了突出这个人文主题,王老师运用了分析、对比、引入三个关键词。
1.一个形象的分析。神话作为一种叙事模式,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无论是女娲的神态、动作还是心理,都离不开作者的想象,让学生找出描写女娲的句子,表面上是了解女娲人性神性的形象,实质是对作者想象的鉴赏。
2.两个文本的对比。《风俗通》与课文对比,让学生找出作者对前一个文本增删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增删。这既是对女娲形象的强化,又是对想象运用注意点的提醒:大胆、奇特又合乎情理。
3.三则材料的引入。开头用三张神话图片来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神话文体的距离。中间播放女娲造人的视频,更是把学生的想象推向高潮。最后引入马克思一段话,也提升了学生对想象的认识。
三、走向深度的商榷
1.深层结构的挖掘
按照孙绍振文本结构的理论,文本除了表层结构之处,还有深层结构。本课中的“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只是表层结构,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其实,这篇文章也有一个深层结构,由3组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组成:①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②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③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④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⑤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⑥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 ⑦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3组句子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深层结构,支撑了文字背后女娲形象的提升,由解决个人的孤独到解决为类的数量再到解决人类的延续三个阶段,刻画出女娲由小我到大我的境界提升。这才是学生深度阅读所需要的。
2.突出重点的连贯
为了突出想象这个重点,王老师采用了很多方法,但给人的感觉是零碎的,如果能给人一线贯珠的整体感,那就更加完美了。如初步感知课文后,可把后面环节整合成“先民的想象——作者的想象——我的想象”三个环节,阅读《风俗通》,再与课文对比,看看两个文本想象的不同之处,最后再让学生想象,续写故事。如果这样,不仅思路清晰,更能让学生掌握神话的文体特征与读写规则。
3.神话童话的对比
教学环节基本完成后,可带领学生把这篇文章与《皇帝的新装》进行对比,同样是想象,两者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较难,可借鉴作业本中的相关说法来澄清学生对神话与童话的认识:神话是板着面孔的,好像戏台上的正生;童话是嬉皮笑脸的,好像戏台上的小丑。规规矩矩地说,神话是“严肃的故事”,而童话是“游戏的故事”(赵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