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默说:“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上小学四年级时,我最怕的是作文课,一到写作文就头疼。当时是每周五上午最后两节作文课,老师布置一个题目,简单交待一下,第二节课就开始现场写。每次写作文,我脑海里没有一点思路,就用记流水帐的形式来应付,有一次,老师说,我们这周写“记一次—— ”的作文,可以写洗衣服、骑自行车、砍柴等,老师用第一次砍柴作例,跟同学们说了一下思路,第二节课开始写时,我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最后十分钟时,我索性就按老师说的写下去,不到一百字,交上去了。到了第二周五作文评讲时,老师把我的作文当成反面教材在班里宣读,说像这样的作文就是流水帐,无重点无事例无意义,我当时羞得无地从容,从此更害怕写作文了,可见老师的一句话,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到了五年级,换了一位何老师,他上作文课别具一格,经常带我们到校园里去观察花花䓍草,回来就叫我们交流、讨论,把刚才观察的经过说出来,我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胸中有物,写出来就有味道。记得第一篇是写《校园里美丽的大红花》,我的作文还被何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宣读,这让我的写作自信上升了无限个维度,我开始爱上写作文了,何老师还鼓励我们多写日记,每写好一篇,我就拿给老师批改,当看到那鲜红的评语和那弯弯曲曲的红双圈,我的兴趣高涨,一学期写了上百篇日记,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两位老师不同的教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位老师的教法让学生产生了恐惧,为什么会恐惧教学?我想是缘于老师对学生的不尊重,他们挖苦、讥讽学生,与学生分离,与教学分离,与自我身心分离。第二位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科、热爱学生,他们把“心中的那个教师”唤醒了,他们尊重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他们的课堂是平等、互信的和谐课堂。
十八年前,我在山区教书时,条件很简陋,待遇也很低,但那时的教学热情是高涨的。我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眼中,我就是他们的大哥哥。每天晚上我认真备课,自己刻腊纸,自己印试卷,上课时我总是激情满怀的,记得在上《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演课本剧,我扮演日本鬼子,学生与我一起笑,一起愤怒,那种场面是多么快活啊!学生很喜欢听我的课,尽管当时我上得并不好,但我是在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的。每天下午一放学,学生们就邀请老师去他们家家访,我帮学生补课,与学生一起干农活,在山区的十年,我的家访率做到了100%,每个学生家里至少访了三、四回了。周末,我和学生一起去捕鱼,那抓鱼的场面,透出多少童年的欢乐啊!那时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和我的感情是很融洽的。直至今日,我对这十年的教学生涯还是念念不忘,我用青春和汗水为山里的孩子们付出了教育热情,我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当时的我没有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完全凭一腔热血,投入到教学当中去,孩子喜欢听我的课,这是什么原因?我想应该是我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尊重、平等、互信的关系,学生信任老师,老师关爱学生,老师的外驱力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学生在内心有一种要学好的想法,他们会自主学习,换一句话就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有兴趣,有能力自主地学,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优质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款待。教师对学生给予款待将有望造成一个人款待教师的世界。我们与学生相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来浇灌,学生会终生记得老师对他的关心,每年春节,有大批的学生来看望老师,为什么他们心中还有老师的位置,就是因为当年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想到了老师的教育,老师一辈子桃李芬芳,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教师的魅力从哪里来?我想除了过硬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心中燃起希望之火,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