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了几个人,几个差不多大我10岁的大哥,认识了一个小我5岁的小妹,很感动,希望多和他们交流,珍惜每一次的重聚机会,耐心学习……
最近接触了两本书,一本是美国作家盖瑞·查普曼的《爱的五种语言》,常州很多人咖啡馆店长“天天”推荐。看完后,受益颇多,了解到,爱情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建立在家庭的爱情更是要去维护的,这可是一种责任,可我们很多人的作法有时并不凑效,却将不好的结果推卸为对方的不理解,时间久了,双方便崩溃到以解除婚姻来结束情感上的痛苦。对婚姻中的爱情有任何困惑或者想了解的成家未成家或还单身的人们,这本书可以帮助到你,去了解自己和爱人表达和接受爱的方式,更好的有方向性的呵护爱情,不懵懂,不盲目,不随意。 另外一本也是“天天”推荐给我的美国作家威尔·施瓦贝尔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讲述一位母亲临终前和儿子一起的读书交流的分享(还没看完)。你可以不肯定他们的观点,但是你不能不尊敬他们对书的热爱,对伟大的作品的崇敬态度。(这两本书对我的一生都会有影响,第一本书会让我学会如何经营我和丈夫的感情,更是如何经营一个家庭;第二本书会让我珍惜那对母子分享的强大书单,成为我脑海中的能量)
最近,明白了这几天认识的一个大哥说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不要太过较真,学会放下,要知道你身边的一切,包括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将来的孩子……都不是你的,不属于你。”刚开始,我一头雾水,不明白。昨天翻微博中看到某位博友发了纪伯伦的这样一句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突然,明白了,懂了,让我的世界轻松了好多,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做到这样……
这一切的“遇见”让我很感动,很珍惜,所以写这么些散散的片段作为一种记忆,时刻看着,提醒着自己……
最后,以杨绛的一句话结束: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