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风》杂志上看到很喜欢的一句话,“如果你喜欢独处,就必有独到之处”。 我认为,独处是种特别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见。我向来羡慕那些拥有内在资源、可以享受独处的人,因为独处能给人一个独立空间、一份思想自由。
我对独处的理解,首先是一个“静”字。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两件事情是:阅读和思考。在阅读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与心灵的对话,阅读使我的心灵有了一个诗意的栖息地。我发现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巴菲特也有这个习惯,据说他工作的时间有80%花来阅读和思考。换句话说,巴菲特以“思考”为工作。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问她的美国朋友说,“你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息,秘诀是什么?”这位美国朋友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教育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我对独处的理解,其次是一个“心”字。《圣经·诗篇》上说,“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全是由心发出的”。古人云,“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我对“群处守嘴”的理解是,当你在与人群相处的时候,话尽可能说得少,说得晚,说得清,说得轻。我对“独处守住心”的理解是,一个人要耐得住寂寞,驱散恶念,守住善心,就是古人说的“慎独”。朱子对《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解释是:“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应该说"慎独"的本意,是我们独处中自省,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就胡作非为。独处,可以用最净的心,最真的情,最纯的爱,静对一朵花,独处恰似如花之美。
我对独处的理解,还有是一个“慢”字。我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会感受到一种慢的享受,一种慢的从容,一种慢的优雅。这种感觉让我似乎穿越到木心《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意境里。据说,苏格拉底曾与人相约去爬山。那人一路赶来,气喘吁吁,姗姗来迟的苏格拉底便问:“你来的路旁有看到什么吗?”“我不清楚,我只顾向前。”那人沮丧极了。于是,苏格拉底便拍拍身上的尘埃,娓娓而谈道:“真是太遗憾了,我已经欣赏完了沿途风光。”的确,生活中不乏类似的情景:拥有明确的目标,但往往忽略了其中的过程。慢一些,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别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独处会给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学会独处之人,必有独到之处,因为他懂得“静”,懂得“心”, 懂得“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