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在简书上写字了。这些时间,我变成了一个只知道追剧的综艺咖:上下班的地铁里公交上,就算被挤来挤去,手里的手机或是平板也会稳如泰山,看的照样入迷。
要知道,我以前最讨厌这种成天追剧的人,没有上进心啊,堕落啊。可是现在我跟他们一样了,成了我那时最讨厌的人,说实话这感觉不爽。
这是本周末《奇葩说》收官本季最后一集的辩题。因为很有同感,也曾纠结于这样的问题,所以格外认真地看,盼望着能重新打碎自己,让更多光从裂痕中照进来。
以前我以为只有我自己是这样的,长大后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结果看到《奇葩说》的辩题,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啊,已经具有一定社会性和代表意义的话题。我不是个孤独的个体,原来有很多同伴!一丝丝“原来不是一个人”的庆幸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觉得这是一件坏事。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公司的年终大会,在我们公司,这是一种殊荣,是领导对你的认可。我不是第一次参加,但还是非常重视。
我们的年终大会上有一个惯例就是大会结束时,各分公司要派员工代表发言,当然我们公司的代表不是我,虽然有一丝失落,但又安慰自己低调也是蛮好的。
没想到代表发言结束后,大BOSS居然想要听即兴发言,要知道代表都是有稿的。所以很多人上台后都是“紧张,没准备”之类的话。我是一个喜欢做准备的人,所以心里暗自备了一段话,想着如果自己被点名也不至于太难堪。真的被点了,然后我很漂亮地,逻辑清晰地赞扬了公司,恭维了领导,表达了忠诚。
下来后,同事们都说“你太棒了!这么短时间,说的这么好!”可我却很感到很羞愧,因为大BOSS最后总结时重点表扬了那些看似很真实的紧张同事们,却一句未提同事口中“气场全开的我”。
我也觉得自己有点假,因为明明想着要离职,还在这里表忠心,明明对公司很多决策不认同,还要大肆赞扬。
我想我本身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吧。工作以前,我永远是班级里最低调,最寡言的那个人,就算考了年级第一,也只是笑笑而已。在学校,我不会和周围同学打成一片;我不会夸赞英语女老师今天格外漂亮…我讨厌那些口若悬河,能迅速和人打成一片的人。这是我很明确的一点。
可是如今,我却成了办公室里最会说话,人缘最好,最能讨老板欢心的那个人。我惊诧于自己的“进步”,我觉得自己没有刻意地学习这项技能,反倒是像一种进化的技能。
就像《奇葩说》罗胖最后发言所说“所谓的成长就是主观世界碰到客观世界的那道沟,掉到沟里就是挫折,爬出来就是成长。”
想一想,初入职场的我,是否入过坑呢?答案是肯定的。当初未摆脱学生身份的我们,办公室里只会埋头苦干,公司聚会只会躲在角落,领导面前永远只是“诺诺”。如今的我们,成了变色龙,成了所谓的“说话委婉的善于表达者”。
曾经有很多瞬间就像我发的那个朋友圈一样,我有在纠结拷问自己,这样是不是一件坏事。但我必须承认,当初我讨厌的那些人,在心底,我曾是佩服和羡慕的,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所以,这难道就是马东所说的“讨厌错了吗?”,可能是吧,那时我们那么讨厌自己的格格不入,独来独往。
可现在,我们多么羡慕那些不一样的烟火,他们活的那么自我,我甚至还“很有罪恶感”地在教育公司的90后们,你们应该“融入团队”。
但在我心底,真的好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和原来自己一样,成为一个独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