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入职时,市里组织新人参加半个月的入职培训,为了加强联系还建了新同事群。几年来,群里会经常发一些工作上的信息,个人间的联系比较少,或许是因为人多,培训后到了不同单位,很多不太熟悉,更多的是相熟的人私下交流。我在群里并不是活跃分子。今天,因为回应一件事,在群里说了几句话,随后群里有人发好友申请。
加我的是个女孩,虽然一起参加了培训,但是培训期间我请了几天假,所以在二百多人中认识的人不多,对她没有任何印象。
在此之前她曾找我聊过天,因为对她一无所知,完全陌生,当时想,可能人家认识我,我不认识人家而已。聊天内容几乎全是她问我答,大致是问我有无男友,男友职业,何时结婚等比较私人的问题。我是自来熟,有问必答,等我答完想问下对方,人家不怎么理我了。以后就无联系。
这一次接受好友后,对方第一句就是:你结婚了?接下来就是与之相关的问题,还是问答形式。因为中间有被问到为什么不和培训中的一个熟识的同事在一起。让我自作多情的推测她是否对那位同事有感觉,是不是因为我和那个男同事联系较多吃醋了。
在这次聊天中,我明显处于被动,鉴于她对我提出问题的忽略,我觉得这场对话毫无意义,还让我有种被探究与窥视之感。因此,在她问我老公家庭情况时,我没有回答,算是结束了谈话。
后来,我刚好碰到那位相熟的男同事,说起我和那个女孩的聊天,同事说的很简单,“90年,想法很多,有点才华,正在为找对象纠结,可能是想做参考”,我瞬间明白了,或许她并无窥探别人隐私的心理,仅仅是把我的婚姻当做一个参照例子而已。
每个人的感情与婚姻都是不同的,就如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路。别人的婚姻了解的再清楚,无论是不屑还是羡慕,都不可复制。
我朋友的男朋友或老公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学历有高低,职业有不同,单是职业就五花八门:中学老师,大学讲师,公务员,大公司职业讲师,国企员工,生意人……这些身份配上学历,若再提到家庭可能有更多种组合情况,使得选择另一方的标准和结果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我看来,男女朋友的选择都是自愿而为,婚姻各种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大抵都是幸福的。
但是,谁都不能完全复制别人的幸福,找老公的标准不可能统一并照搬。我看上的珍珠在他人眼中说不定就是一粒沙子。最关键的性情是否适合貌似被忽略,现实的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外在条件。
一个女生若是喜欢安静,可能讨厌焦躁又吵闹的男生;喜欢旅行,就不希望对方太宅又内向;喜欢高大上的精致生活,有可能就受不了喝杯咖啡还要犹豫的人……。所以,我之蜜糖,许是你之砒霜。我甘之若饴,你苦之如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在世上的寻找目标未必相同,与自己和谐相处的另一半也未必适合其他人。人与人的不同不仅在个性上,在婚姻的选择中、在职业选择、为人处世的方式、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也不可能统一,因此,才会有多姿多彩与无聊乏味人生之分。
26岁的年纪在我看来并不大,那个女孩在县城工作。我不知道在那里是什么情况,听同事的语气这个年龄不算小了,在我看来还好,应该是不慌不忙的年纪。虽然,对女孩没什么印象,但是从她的言谈及同事的评论中感觉她是个对另一方要求较高的人,可能自身条件优越,也就在婚姻对象选择中具有主动权。
一座小城里可选择的优质对象并不多,女孩是公务员,基本会要求男方也有份体质内的工作,再加上学历以及家境可选的余地就大大受限了。每年的公务员招录在小小的县城至多几十人再加上其他事业单位的招聘也就一两百人,再加上已婚或有男女朋友的,单身的应该比较少了。
对于单位的单身新人,总会有老同志当热心的媒人,也许刚开始不论条件是否匹配,只要两人是单身就有牵线的可能。几年时间足以让新人成为“老人”,当一场场的相亲以失败告终,本人已在多次相亲中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仍是孑然一身。
这时候或许是身心疲惫,或者更是迷茫,又或者是心急如焚,怕被“剩”字冠名。对于单位的“红娘”来说,手头资源利用的差不多了,却没有出现姻缘一线牵的情况,毫无成就感,在心里可能会对新人贴上“挑剔”“要求高”的标签,热情不如往日。
工作后的相亲,多了些世俗的成分,掺杂了现实因素,在相互审视中也就多了理智少了情感,在多方衡量中人就变得患得患失,变得左右为难。怕错了这站就永远错失,又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就这样,通常寻寻觅觅,我们仍没有找到对的人,或者说没有找到满足自己条件的人。别人的选择只能作为借鉴,做对比可能是伤了别人误了自己。幸福与否只有自身能够体会,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也许徒有光鲜的外表。看似不合适的两个人也能相濡以沫一辈子。
人生不可复制,幸福亦然。适合自己的就是对的,所谓的合适是什么,需要问问自己内心的渴求,是爱情抑或是其他?
某年某月某一天,也许真的会遇见那个他。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是问了句“哦,你也在这里么?”两人相视一笑,找到了人生彼此。那一刻,心里可能已无标准,是内心原始的冲动让自己感到找到了对的人。
从此,我们各自总有不同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