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餐桌上,2岁多的小儿看见我们在喝椰汁,也闹着要喝,倒了一小杯给他。喝完还要,又是一杯,喝了数杯后,爸爸说,“你这样喝,饭也吃不下了,你吃几口饭我再给你倒。”
结果,小儿撅着嘴看向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十分委屈地跟我说:“爸爸欺负我。”
“为什么说爸爸欺负你呢?”我不禁好笑,但还是一脸认真地问他。
“我就要喝椰汁!”他更加委屈了,原来他以为爸爸不再给他喝了。
“爸爸是说你现在先吃几口饭,然后再给你喝,好不好?”我这样和他解释道,小儿顿时由阴转晴,乖乖地吃了几大口饭,然后忙不迭地拿杯子让爸爸倒椰汁。
从这件小事,我发现ABC机制在孩子身上尤为明显。ABC机制是什么?指情绪-行为反应的产生机制。A是当下发生的某件事或某个人,B是对这件事或这个人的认知,C是根据该认知做出的行为反应。ABC中关键因素是B,情绪的产生和行为的反映在于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由于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做出的反应C也就大相径庭了。
为何小儿会委屈地说“爸爸欺负我”?根据ABC机制分析,A是爸爸告诉他吃几口饭再给喝,B是他误以为完全不给他喝,C是在误以为完全不给他喝的认知上,他很容易就会感到委屈和不满。
可能有人会说,误会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对,在人际关系上,误会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同一件事A,不同的人很容易做出不同的认知B1和B2,然后在B1和B2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反应C1和C2。
这也是为何“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A),但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系统(B1、B2、B3……),于是在每个读者眼里就产生了不同的哈姆雷特(C1、C2、C3……)。
当我告知小儿爸爸并非不给他喝时,其实是在为他做出的认知B纠偏,他认为的B是——爸爸不再给他喝了,而我告诉他认知B应该是——吃完几口饭爸爸还会给他倒。当他的认知B被更新后,他的情绪、行为反应C也跟着发生变化,由阴转晴。
为何他会做出偏差认知?当然,大人也很容易做出偏差认知。
一方面是,认知对象太过复杂,从宇宙到社会到他人到自己,无一不是复杂的,很难看到本质,甚至有些我们压根看不到本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盲人摸象;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认知系统都有局限性,只是局限性的大小之分,认识系统是由出生到现在的环境的投射和自主意识共同进化而成的,我们天然地是从某个角度或维度去感受,然后形成认知。就好比照哈哈镜,我们手里的哈哈镜都不一样,镜子里照出来的东西当然也不一样,那你说到底谁是正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