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取的三个知识晶体:
1.反思日记:事件——(选择)——大脑——(诠释:经验背景)——结论——行为
反思日记,看到的是最终的行为结果。那么久要一一分析前面的几步,然后提炼出解决方法。
可能是情绪的问题(意愿度,对这件事情认不认可,对自己相不相信),有可能是方法不对,还有自律的问题。正好对应着《七惯》中的习惯三叶草模型,知识、技能、坚持。
今日,可以用用这一新提升的日记模式。
2.生活经验案例化,提取一般的规律。比如观呼吸中的生活中禅修章节,我想了下一般规律,慢感受,分拉回。
从此刻要应用起来,记录5-10个应用案例。
案例一:飘——精力管理、时间管理
思考过程:写只能是此刻专注,有什么可以由内而外的专注宁静呢。刚好在读观呼吸生活中的禅修章节
另外还可以读读,古典老师的专栏
案例二:阅读的问题
再次应用上面的,内在功力原则,理解能力为本
案例三:如何更好的掌握
其实应该是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关系。罗宾斯记忆曲线也不乏是一部分吧。
还有应用,创造的能力?
3.反思经验
反思反思的是经验,主动观察。而不是只对特定的记录。
从此刻应用,观察。2、3可以合并。
本日任务,反思日记2.0应用。观察案例化1个
本周反思日记3.0,观察案例化5-10个
二、对读书这件事情本身的反思:
1.问题:
如何才能更快的,更深刻的掌握书中的内容?
2.事情经过
一共读了3遍才提取出了3个知识晶体。
第一遍:通读,大概有了个印象。知道反思日记比较好。然后就开始琢磨应用。
不好的地方,没有提取原文。而是凭着映像就开始应用。
第二遍:再读反思日记,提取出了模型。再次应用
不好的地方,没有记住模型。
第三遍:提取出了前后其他细小点的晶体。准备应用。
3.解决
如何更好理解原文:
直到第三遍才基本搞清了原文的意思和知识模块。为什么是这样呢。(突然发现冥想的专注当下,专注身体与心里感受很是有用。应该要时刻关注发生了什么。)
读书时的经过:读,嗯,这个有道理。嗯这个我明白。哦哦这里是在说什么呢,然后大概提取一下。就这样反思部分一遍读完。飘忽不定(或者是效能管理,精力管理、时间管理)。读书方法不对?
方法:1.写——如何冥想带来生活的专注。其他时间也有类似现象,会突然思绪飘走。
2.总结这段说的什么,和上段什么关系,在这部分中是什么地位。——理解能力
3.或者先看标题,建立框架。然后填入
如何更好的掌握:
就是遇到事情套用。——罗宾斯记忆曲线
如何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