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西安,一座古城,一座有着兵马俑、乾陵、大雁塔的古城。然而在我记忆深处,对这座古城绵绵的情思,竟因为肉夹馍这件东西,一以贯之。
自打有记忆开始,我第一件为家里做的小事,不是出门打几毛钱酱油,而是出门左拐过马路买馍馍。那时候家里穷,隔夜剩下的菜就是第二天早上做肉夹馍最好的原材料,唯一缺的就是厚实热腾腾刚出炉的馍馍。把买来的馍馍小心用菜刀从中间划开,塞上隔夜菜,常常吃的我满嘴流油,人生美味,不过如此。帮家里办事的好处,是找零的几分钱经常就进了自己的荷包,喜欢去楼下小卖部买一分钱一颗的糖吃,经常会为了省下一毛买方便面还是直接拿几分钱买糖吃这样的事情纠结不已,现在看来,这是一道哲学问题,要长远利益还是现在的享受。才五六岁的我,懂得的依然是那句“一千个美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美好的现在。”
回到江阴以后,很少再重温肉夹馍的味道,小时候大概都吃黄桥烧饼了。黄桥烧饼有甜和咸两种,甜的里面是融化了的白糖,咸的里面是细腻的葱花。据说黄桥是泰州泰兴的一个小镇,那里的烧饼闻名海外,外表酥脆,撒上芝麻,一咬,掉下的芝麻都舍不得丢,用食指沾了塞到嘴里,笑容从嘴角漾到眼角。黄桥烧饼有阵子开遍了全国,连台湾都有,江阴也不例外。菜场搬迁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那家黄桥烧饼,也再也没有认真去寻过,大概,也是因为对黄桥烧饼的回忆,是童年的幸福所在,偶遇是福,特地去寻觅也就不必了。
再次遇到肉夹馍,是上了大学以后。大学在徐州,徐州是江苏北面的门户,毗邻山东、河南、安徽几省,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不一样的文化和饮食。在这里,可以吃到地道的山东煎饼卷大葱,也可以吃到徐州特色的把子肉、地锅鸡,更可以吃到西北风味的肉夹馍。公寓楼外面一个偏僻的小门店,是肉夹馍夫妇的生计。一个肉夹馍两块五毛,肥瘦适当的卤肉,加上切得细碎的青椒末,搅拌均匀,放进已经烤好切开的馍里面,咬下去,有浓浓的肉汁香味和淡淡的青椒味道,肉汁渐渐渗透馍的内里,连馍都是好吃的肉味,这滋味……别提了。直到我毕业,肉夹馍夫妇的铺子还是那么大,肉夹馍涨成三块一个,依然是男烤馍来女和面,夫唱妇随,谁说,这不是幸福呢?
离开徐州,时常怀念那家肉夹馍,午夜梦回,不清楚自己到底怀念的是肉夹馍,还是那四年本身。
对于肉夹馍、黄桥烧饼的感情,从未中断,只是因着自己的迁徙和不确定,和他们的交集总是时断时续。在坡国那段日子,一个人晃荡到牛车水(Chinatown),看到排着长队的肉夹馍店,没有思考就默默排到了后面,心甘情愿付出2.5新币(大概十三块人民币)吃了小小的肉夹馍,因为,那里面有家乡的味道。
多年以后,我再也没有回过西安,徐州也很少有机会回去,江阴,也逐渐成为了生命中的一个缩影,每逢佳节看看亲人,不再久留。只是那些唇齿相依的味觉享受,每当,每当再次缠绕齿间,都会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足以让人泪流满面。
大概,这就是回忆的味道。